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2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镀金
华心怡
  华心怡

  这年头,各行各业,各人各样都流行镀金。镀金归来,产品销量高了,买卖有了噱头,至于人品,不好说,但至少当事人有了“卖点”。

  说起电影,好莱坞当之无愧“点石成金”。美国电影产业,点燃了多少人的不醒春梦。国内明星,攀上几个三四流的戏本,演一出没留下多少印记的烂片,再回首,便成了“著名华裔好莱坞明星”。用贵圈的话说,那些都是“混好莱坞的”。美国电影业如此发达。曾去看过午夜场的电影,一个不大的影院,十几二十部电影轮流播放,全都是当季片。要想在此等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是单靠几个丹凤眼,旗袍装的亚洲扮相便能够成就的,更别提扬名立万了。

  即使是好莱坞的嫡子嫡孙,有时也不得不傍一回奥斯卡的大腿。后者,可谓真正的金主。赢得一座奥斯卡究竟要花多少钱?日前纽约时报发文解密。伦敦制片人弗洛斯在英国国家电影电视学校任教,他得到2011至201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四部影片的奥斯卡宣传成本。每部的总宣传费在530万至830万美元之间。其中,广告方面投资最多,平均费用为350万美元。这些广告发布在行业期刊和协会杂志上,针对的是奥斯卡投票人。此外,还有一两百万美元,用以举办放映会、资助导演和演员出席活动。

  好莱坞每年花在向奥斯卡投票人宣传提名影片上的总费用估计在1亿至5亿美元之间。有些最初似乎不被看好,但最终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正是受益于堪比制作成本的百万美金宣传费。比如,那些年莫名其妙得奖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和《拆弹部队》等等。这样想来,中国的电影人便大有希望了。金熊、银熊此类艺术兮兮的调调,从此不用玩了。我们不差钱,奥斯卡岂不是不再遥远?当然,前提是,影坛大佬们得先获得提名,然后便可施展金元宣传计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文化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生态上海·冬之恋
   第A28版:上海新城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上港集团巡礼
   第A34版:上港集团巡礼
   第A35版:上港集团巡礼
   第A36版:上港集团巡礼
   第A37版:广告
   第A38版: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权力归权力,艺术归艺术
“滑稽”不上 春晚是好事
蛀虫
镀金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镀金 2015-02-11 2 2015年02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