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儿子从海盐南北湖游玩回来,因为现在春笋和山毛笋已经过时了,但那里崇山低丘中还盛产野山笋,所以他买来五六斤已经剥去笋壳的野山笋带回家。晚餐时,除了用肉丝炒野山笋烧了一大盆,余下的要我把它腌制起来,以后可以随时食用。
我说的野山笋指的是野生在山里的手指粗细的又长长的小竹笋。五月至六月,正是野山笋萌发的时候,山区的老百姓会纷纷上山拔野山笋,或自用,或出售。此笋虽然细小,而夹入菜中却清香爽口,脆嫩无比,鲜味远远胜于春笋。早在宋代,文学家、诗人苏东坡曾在诗中对野山笋有“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的赞誉。宋代另一大诗人陆游还亲自烹制绍兴山里的野山笋,有诗曰:“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山深少盐酪,淡薄至味足。”
五六月间,腌制野笋正当时。鲜嫩的野山笋,经过腌制,可以去掉涩味,而留下鲜美。如果是买未去壳的野山笋,就先将壳剥去洗净,对半切开,放锅中煮熟或蒸熟。然后将野山笋捞出,再放在锅中用重物压上一天,使水分去净,再加入适量的盐腌制,于是可装入如可乐瓶的容器中压实密封,半年一载都不会变质腐烂。这种自己腌制的野山笋,不含防腐剂,既绿色环保,又鲜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