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出“马超戏”
陈麟一肩挑
朱渊
■ 陈麟扮演的马超
  京剧武生的“颜值”,在马超戏中最能体现。京剧舞台上,《三国演义》中的马超被称为“锦马超”,不但要求扮相漂亮,武艺非凡,还得有扎实的功底和相当的体力。以往一出马超戏已能让演员精疲力竭,而连续三出马超戏对武生的考验就很难想象了。15日下午13:30,在周信芳戏剧空间,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陈麟就将在两个半小时内独挑三出“马超戏”——《战冀州》《赚历城》和《战马超》。三出武生重头戏各有难点,既考验功力也检验体力。

  陈麟这三出马超戏皆由著名武生演员张幼麟亲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幼麟自小得父亲武生名家张世麟的真传。张门四代京剧人,两代是武生,而马超戏正是张氏的拿手好戏。张幼麟当年为继承“城楼三摔”中父亲创造的540度转体下翻,差一点永远离开了舞台,可见其难度。陈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吃尽了苦,每日都在挑战自我的极限。

  “三出马超戏,个个都不同。”陈麟说:“《战冀州》是出摔功戏,在马超的妻儿被俘、妻被杀、子被害的三个过程中,分别通过三个高难度技巧‘变脸僵尸’‘元宝锞子’‘三百六僵尸’的运用,来循序渐进地体现马超的心理状态。”这个戏中,“摔”得好不好是关键,而演员在实战的同时还要注重塑造人物,是武艺和演技的双重挑战。而《赚历城》则要求演员有很深的基本功。因戏里要求“载歌载舞”,身上动作不能少,气息还要调匀了满宫满调地唱绝非易事。压轴的《战马超》更是从长靠到短打,以激励打斗戏为最大亮点,通过演员的靶子、枪架子、手串子、拳架子来表现马超和张飞酣战三天的情景,“快而不乱”是要点。陈麟坦言:“这出戏不但看重演员自身功夫,还得仰赖演员之间的配合、乐队和演员的配合,若无默契很难严丝合缝地呈现。”

  正如周信芳感慨的那样:“戏剧绝非一人之戏剧,亦非一部分可称为戏剧,须全体演员聚精会神地表演,方能成为戏剧。”陈麟希望当日的演出,不仅能让观众看到上京青年演员的实力,也能看到整个团队的能量。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3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B04版:宝山教育/新民教育
   第B05版:宝山教育/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为邓丽君写歌的那位老人走了
《老大》《朱鹮》角逐“文华”
中西戏剧巨匠 隔空进行对话
“一带一路”文化艺术论坛上午举行
三出“马超戏” 陈麟一肩挑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8三出“马超戏”
陈麟一肩挑
2016-10-12 2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