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战略主管合伙人杨伟志介绍,在整个注册登记过程中,企业充分感受到“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中外合作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审批事项改革带来的开放理念、制度红利。
“非学制类的职业培训机构在改革后首次允许外商投资,这一政策改革充分体现了自贸区的开放理念,为我们的创新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而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为企业申请筹建执照提供了实践操作可能性。”杨伟志表示。
同时,改革后的注册流程节约时间、提升效率,为企业的业务开展带来便利。依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外合作经营性培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企业作为申请人提出筹建申请、签署告知承诺书后,主管部门同意筹建申请。“在取得营业执照并签署告知承诺书后,筹建工作就可以展开,整个过程只需10个工作日左右,缩短了行政审批程序,为项目的筹备预留了充分时间。”
除了政策事项变化,浦东新区自贸区的服务意识也让企业印象深刻。在咨询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创新项目充分支持、耐心指导,注册流程透明度高,各个步骤具有可预期性。
“当然,我们也明白在享受简化注册流程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改革也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杨伟志介绍,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向企业明确了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和监管程序等。“为此,公司的筹备过程中,我们也会将企业合规、风险管理作为重点准备和部署,以诚信管理经营作为对政府简政放权的市场呼应。”
在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浦东新区人保劳动关系处处长陈大可表示,政府部门也要充分保证市场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他介绍,类似的培训机构,除了对他们的场地、师资、课程监督管理外,还要求企业提供注册资本的10%作为保障金,存入专门的保证金账户加以监管,防止出现特殊情况,确保学员利益不受损害。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