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凉城路699—747号临街店铺房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造锦苑小区时的商业配套用房。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所铺设的下水管道已越来越难以承担店家的污水排放,“10年前这里的污水还是少量的,沿家店铺也没有这么多餐饮店,后来污水越来越多,一下雨就积水,水上浮着一层油,居民进出小区都难以下脚。我们数10户对着店家后门的窗根本无法开启,一开就臭气熏天。”沈茂华说。记者昨天在凉城路上看到,699—747号配套商业用房有餐饮店、饭堂、超市、面包房等,店面干净整洁,丝毫没有脏乱差的现象。
陪同采访的锦苑小区第二居委会主任陈永牛告诉记者,这次改造下水道前,店家后门所在的小区不但污水横溢,有的店家甚至将污水排进了粪便管道,居民怨声载道。从今年4月起,污废水渗漏情况愈发严重。区环保局数次在现场召开各部门、街道、店家协调会和居民听证会,协调商量彻底根治的方案。“要彻底根治得重新对排水管道翻修施工,污水要两次过滤,油和水分离。”可是,翻修的资金怎么解决?由于沿街商铺产权复杂、涉及单位较多,制定详细、完整、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案不是件容易的事。
于是,虹口区环保局召集凉城街道、建管委、虹商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前后召开6次协调会,最终确定了管道翻修施工方案、工程费用分摊方案及后期监管方案等,从而解决了现场施工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根据工程费用分摊方案,沿街店家出工程费用的50%,虹商集团出20%,街道出30%。每个店家则按经营面积计算出资。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凉城路699—747号临街店铺后门的锦苑小区商业用下水管道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平整干净的小区通道不见了污水。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