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生态问题,中央早已在战略上作出部署。“向环境污染宣战”“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是本届政府对百姓作出的郑重承诺。2013年9月,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十个方面的35项措施,执行3年多之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明显改善。在全国层面,与2013年相比,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降低了30%左右。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气环境质量在冬季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没有改善,究其原因,是一些治霾措施在冬季之前管用,进入冬季特别是供暖期,这些措施就不够了。治霾没有捷径可走,每个人都需要有点耐心和恒心。治理雾霾,决心信心必不可少,责任心更是不可或缺。各级政府的责任,是狠抓落实;各类企业的责任,是达标排放;每个人的责任,是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照明、燃油、采暖、制冷等现代生活方式创造了便利,同时也会导致污染物排放。环保的每一分进步,都离不开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方面得到群众的支持,跟在治理雾霾上取得共识同等重要。
只有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多见蓝天,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畅快呼吸。(武卫政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