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来自一个非正式的节日“青年战士日”。这个节日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在1985年3月29日被皮诺切特政府秘密警察组织逮捕杀害的贝尔卡拉兄弟二人。为了彻底消灭反对势力,皮诺切特先后成立了国家情报局和国家信息中心,政要、明星……都不能逃过清洗,这两个年轻的兄弟也被轻易伪装成“商店抢劫犯”被“当场击毙”。
纸终究没有包住火,两位年轻革命者死亡的真相逐渐被揭露出来,最早由“左翼革命运动”纪念年轻同志的“青年战士日”也成为更多智利人参与的纪念活动。上世纪90年代,这个纪念日成为一些年轻人群体宣泄情绪乃至违法乱纪的“青年罪犯日”(智利媒体语)。进入新世纪后,这种错位的“纪念”愈演愈烈,一些激进的青年组织和个人捣毁公共设施、点燃汽车,甚至袭击商店、行人。而由于历史因素,警察的应对措施仍以喝止和驱散为主,间或逮捕有重大犯罪活动或携带杀伤性武器的示威者。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些措施不痛不痒,法不责众。
2015年3月29日,情况愈加不可收拾。和示威者同样年轻的加尔维斯警官在执法过程中颈部受伤致死,身后是家中8岁的女儿和身怀六甲的妻子。尽管一切与30年前大相径庭,但相同的是这一晚又一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人世,又一次让智利全国哗然。
究竟是谁在继承贝尔卡拉兄弟的遗志?仅从形式而言,自然是每年到场的游行者。但许多人发泄的是个人情绪,伤害的是贝尔卡拉兄弟用鲜血换来的社会。扰乱社会秩序乃至实施犯罪,在法治社会中本就不可原谅,而将逝去的英雄当做借口,更是在德行上显得可鄙。
而对于社会治理者,如何处理这种变异的历史遗产,是相当尴尬的选择。也许只有在一个未来的时刻,所有人重新审视自我,把个人与英雄剥离开来,这个纪念日才能重新回归平静。30多年来守护这个国家的年轻逝者,是否依然关注着地上的人流呢?
万戴(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