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苏河湾实验中学初三(1)班
阳光落在我手中的毛线织物上,我已能比较熟练地晃动竹针,使细长的毛线不绝地从线团里抽出,变织成简单的小东西——像周国平说过的那样: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而我已然走进了原是外婆的朝圣路。
那天在我十岁生日午宴后的回家路上,我正在为收到的礼物比哪年都精致、贵重而高兴。外婆却搂着我说,回家还要送我一样最好的礼物。她神神秘秘的样子弄得我心里痒痒,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什么。
到家,外婆拿出一副崭新的竹针和一大团毛线,“你要教我打毛线?”我惊讶地问,“不行,外婆啊!我没什么艺术细胞,手又笨!”“乖囡!不试怎么知道?我看你的艺术细胞不差到哪里去。”外婆保持着一贯的微笑,慈祥地看着我。为了不辜负她的慈爱,我无奈地妥协了。
外婆利索地抽出那明黄色的毛线头,变戏法似的一下就缠上了竹针,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她手指翻飞,在竹针上开了个头,一针针慢慢地织给我看,我笨拙地学着。我常常会织错一两针,但外婆只是微笑,在一边纠正,替我修补漏针,再交还给我,放手让我继续下去……
我抬头看见灿烂的阳光轻柔地落到了外婆烫过的发丝上,她编织时的一脸愉悦衬得花白的头发十分好看。再看那驾驭针线飞舞的双手好像一对飞燕。我懂了:她是怕那美好的手艺会失传!对!这就是外婆的“朝圣路”,她把这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我,我还能拒绝?我低下头,乖乖地学了起来……
一个下午过去,天快黑了,我终于在外婆指点下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创作”——一条明黄色的漂亮毛线小围巾诞生了。外婆不管它还很不像话,兴高采烈地不停夸我,还拿着向爸妈炫耀说:“看!第一次就编织成这样!将来一定不得了!”
后来只要有空,我就会在外婆的指点下用笨拙的手指学点编织:从娃娃身上的衣服到实用的小手套。而外婆总在一边静静地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笑着、不厌其烦地纠正着。
每当我拿起这条小围巾仔细端详、回忆的时候,我总是很开心、又很自得:因为,我不仅得到了外婆这么珍贵的礼物,还拥有了一条在紧张学习、放松娱乐之外,属于自己的“朝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