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秀娟:热心助人的女店主
步寒 刘必华 杨晓佶
  文/图  步寒  刘必华  杨晓佶

  63岁的严秀娟是一家房屋中介店的女店主,诚信经营17年,也做了17年的好事。认识的人都说,她做的好事数不清。

  办公室成茶馆店

  严秀娟出生于嘉定区外冈镇管家村一个农民家庭,三姐妹中排行最小。父母想将小女儿作为“坐家女”招婿入赘,可事与愿违,最后,有着电工一技之长的严秀娟,与邻镇安亭镇顾浦村一位忠厚朴实的小伙相爱,出嫁他村。

  不幸的是,严秀娟40岁时,丈夫在一次车祸中撒手人寰,她也面临下岗,家中还有年迈的婆婆和13岁的儿子。为了生计,她在嘉定区安亭镇阜康西路上开了一家“世安房产”店。

  如今,对一些老茶客来说,“世安房产”就是他们吃茶聚会聊天的快乐场所。

  6年前一个天寒地冻的早晨,严秀娟看见路边的大楼墙边,有位老人蜷着身子喝茶。原来是隔壁香花桥村民组的朱兴宝。老人说,自己喜欢喝早茶,但一人在家“恹气”,所以每天一早在家泡了茶后,到街头轧轧热闹……

  严秀娟听了很不是滋味,决定将自己办公室作为老人们每天上午9点前的临时“茶馆店”。她对老人说:“侬今后早上就到我店里来吃茶吧,把侬认识、喜欢吃早茶的老人都叫来,我免费提供水电等一条龙服务。”

  消息一传出,到严秀娟店里吃早茶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中既有来自严秀娟村的,也有来自其他村或社区的,可谓“五湖四海”。老人们过意不去,要付点水电费。严秀娟笑笑说:“都是自家人,为大家做点小事应该的,你们开心了,我也心情好!”

  为了让老人们来去自由和有个良好的环境,严秀娟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老人,每天下班前将办公室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们烧水的电水壶,吃茶的杯子、茶叶等都是“老价钿”, 严秀娟尽挑高档的买。前不久,严秀娟见店里的沙发不太好,亲自前往红星美凯龙买了两只一大一小适合老人坐的大沙发。

  严秀娟所在的顾浦村,每年组织老人外出旅游回来后,严秀娟都会带大伙下馆子“开荤”。一个村的老人,占了饭店“半壁江山”,场面煞为壮观。热情好客的严秀娟不仅把每桌的菜钱付了,还叫儿子送来好酒好烟,为饭局助兴。

  严秀娟的儿子也常来帮忙打扫卫生、购置物品,这让严秀娟特别欣慰。

  倾囊相助救伤孩

  严秀娟心肠好,对身边有困难或需照顾的人总是非常同情,出手相助。

  前不久,严秀娟正在办公室办事,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她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太在街上将重孙领丢了,正急得双脚跳。严秀娟忙将老人扶到自己车里,沿街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小孩。几天前,严秀娟在店门口看见一位老太来回走走停停,好似迷了路。严秀娟问她住哪里,老太想了半天说是沁富社区。严秀娟叫来出租车,七兜八转,将老太顺利送到了家。

  去年的一天,某小区居民顾阿姨,来店里对严秀娟说,自己唯一的儿子这几天不吃不喝,还发脾气要拿刀杀她。严秀娟急忙放下手中活,开车一起去对方家查看情况。到了顾阿姨家一看,只见顾阿姨儿子蓬头垢面,不言不语,目光呆滞,睡在阴冷的水泥地上。严秀娟打电话叫家人以及辖区民警前来帮忙,开车送往医院冶疗。经诊断,顾阿姨儿子果然患上了轻微精神病。

  今年春节前夕,严秀娟回家时发现楼道口躺着个年轻醉汉,满身酒气和呕吐物。当时已是半夜12点,天气冷还下着雨。严秀娟问他住哪?对方语无伦次。无奈,严秀娟从楼道搬出3条长凳,拼在一起,让他盖衣躺下。到家后,严秀娟担心醉汉被冻病,翻来覆去睡不着。“3楼是个来沪老人,这人是不是他的亲戚?”严秀娟忙披衣起床,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敲响了老人家的门。果然,门没敲错。她与老人一起将醉汉抬回了家中。

  “把兜里钱掏光”,成了严秀娟行善助人的一个习惯。严秀娟的家与安亭幼儿园仅隔一条马路。一次,她看见小朋友在幼儿园举行募捐活动,她掏出兜里所有的钱,塞进了募捐箱。她当时不知为谁捐,也不知掏了多少钱,捐完钱扭头就走,可还是被人认出来了。第二天,园方带着鲜花,来到“世安房产”表示感谢。可见,严秀娟当时捐了一笔不菲的善款。一次,严秀娟去医院探病,经过抢救室门口,看见一个孩子浑身是血躺在担架上。“怎么不送进去抢救?”严秀娟问周围的人。原来孩子贪玩,从高处坠下摔伤,路人把他送到医院,正等待家属前来。严秀娟立马拉住一位“白大褂”,从包里、皮夹里、衣兜里掏出所有的钱:“抢救费我出,快救孩子!”等心急火燎的家属赶到医院时,孩子已脱离了危险。事后,孩子父母找到严秀娟,激动地说:“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要不是您,孩子不知结果会怎么样……”

  做生意倒贴老本

  做生意赚钱天经地义,可严秀娟的生意往往倒贴铜钿。

  去年9月一天,一位刘姓小伙找严秀娟帮忙置换房产,出售安亭房子、买进市区房子。可安亭房子卖出后,货款迟迟不到。过了交款期限,不仅市区的房子泡汤,还要交违约金。小刘急得班也不上了,天天呆在严秀娟的店里不吃不喝等消息。看到小刘如此难过,严秀娟对他说:“阿姨拿自己房产证为你去办小额贷款,等你款到了再还我。”在严秀娟帮助下,小刘度过了危机。事后,严秀娟“豪气”抵押房产证的事被家人知道,为此“地震”了好几天。一对残疾夫妇找严秀娟帮儿子买婚房,严秀娟事成后没收一分中介费;一位返沪老知青倾尽积蓄,帮儿子在小区买了房,严秀娟非但分文不收,还找熟人成本价为他们装修。一次,严秀娟直面7个纹身大汉,帮邻镇一位小伙从放高利贷者手中要回了被抵押的房产证,并理清了小伙家债务纠纷……

  严秀娟为许多动迁农民免费找房源、义务介绍工作等好事,足足有一“箩筐”。如某村一户人家动迁后,严秀娟介绍他们以低廉价格买进一套二手房,还利用人脉关系,帮他们夫妻各自寻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帮其女儿介绍了在某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毕业后,他们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一名公务员。整个过程来来回回,不知花了严秀娟多少精力和费用,可她从没收过一分钱,吃过一顿饭,喝过一杯水。

  助理员吴维定跟着严秀娟已16年,她说,凡有人请严经理帮忙的事,她从来都不打回票,是位难得的热心人。严秀娟说:“帮别人一个忙,也许是关系到他一辈子的事情,所以能帮则帮,尽力而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谚语
严秀娟:热心助人的女店主
解解恹气
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
扫一扫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严秀娟:热心助人的女店主 2017-04-02 2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