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水乡小城,常看到菜贩小摊前,有娇俏可人的发芽豆,挤着闹着,跳着笑着,堆在青篾篮里,水淋淋的,绿得养眼,一根洁白的嫩芽顶破了青亮的表皮,仿佛碧毡底下悄然伸出去的小脚丫,想绊住,想撂倒,想缠住别人是不是?这还真有着春天般的活泼与俏皮啊。
发芽豆是春时常吃的美食,做起来很简单。青釉瓷坛内,取出二三斤去年留下的老蚕豆,洗干净,温水浸泡一天,待其回软后,蚕豆已胀到大拇指肚一般,将水滗去,厚厚地盖上一层稻草,放置春阳下,再莫管它。任其接受阳光的爱抚,慢慢地孕育出可爱的嫩芽,那时年幼的我们总是性急,想着要是让稻草捂死可怎么好?每天总要不放心地掀开稻草看看,母亲也不阻拦,笑笑,由我们去。也就五六天吧,已见有米粒大小的嫩芽露了出来,真像是变魔术一般,也许是趁我们睡觉时,偷偷长出来的?真神奇。过后,那小小的苤芽仿佛是得了神助,疯狂地猛蹿个头,两三天已长至1厘米左右。母亲说,可以煮烂芽豆了。于是,两瓢水,一把柴火,发芽豆全部下锅,加点盐,添几粒八角,过一会子,灶间便溢满了烂芽豆特有的芳香,那股子好闻的气味直往人鼻孔里钻,馋啊!
煮好的烂芽豆,又酥又面,那一点白白的芽带着一种特别的清与嫩,也许就是春天的滋味吧。烂芽豆可佐粥,五六颗就能呼噜呼噜地喝下一大碗山芋粥;可以当零食,边写作业边嘴里嚼着喷香的烂芽豆,那时是我最美的享受;还可以给父亲当下酒菜,淋两滴芝麻油,就自家酿的大麦酒,我以为,那是世间最好的美食,比孔乙己的茴香豆还要好。
如今长大,住在城里,自家不长发芽豆,想吃倒也方便,街上买了来,煮好,加点五香粉,焖上一刻,还是香,伴着发芽豆特有的清、鲜、酥烂与糯软,是我喜欢的小食。边品尝边回味童年时的诸般美好滋味,感觉也好。晚上在灯下写作,案前便会有一小碟烂芽豆,只是每次稿件未完成,豆子早吃完了。
上海也有发芽豆,沪上居民幽默地称之为“独脚蟹”,夸张得让人忍俊不禁。不过细想想,还真是形象。 文 / 朱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