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扯“蛋”
徐 鸣
  文 / 徐  鸣

  “一只鸡蛋壮大一个民族”,对于汉族以及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讲,丝毫不过分。漫漫过去,小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已经算不错了,就别提肉类奢侈食品。鸡蛋和鱼则是农民基本不用花钱的荤菜,蛋白质摄取多数仰仗这哥俩。鱼得费点功夫下河捕捞;鸡蛋唾手天天可得,家里随便放养几只母鸡便行。因此在农村,一只生蛋母鸡号称“小银行(鸡蛋能换取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甚至零用钱)”,颇有庄子“见卵求富”的影子。不过鸡蛋在大户人家心目中微不足道。我瞄过“天下第一家”的山东曲阜孔府的菜谱,鸡蛋光在“下饭菜”里以“烹蛋角(大概就是蛋饺吧)”形式出现。却在一桌筵席最重要的“头菜”以及次要的“大菜”和“行菜”里,尽是山珍海味、牛羊鸡鸭,根本闻不见鸡蛋丁点香气。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鸡蛋在国内(外国不分的)被分成两大类:土鸡蛋和洋鸡蛋。土鸡蛋指农家散养母鸡下的蛋;洋鸡蛋则是养鸡场用合成饲料笼养母鸡下的蛋。实际上还有一种鸡蛋介于土、洋之间,即半散养的吃合成饲料长大的母鸡下的蛋(商家把它归入土鸡蛋一类)。对于土、洋鸡蛋哪种营养价值较高一直存在争议。我家采购鸡蛋,老婆再三关照一定选土的,理由是洋鸡蛋便宜,便宜肯定没好货,况且土鸡蛋炒出来颜色金黄。但从科学角度测定分析两种鸡蛋的十几种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所以我彻底不苟同老婆观点,经常“阳奉阴违”买洋鸡蛋回家。因为我留意观察洋鸡蛋周转快、新鲜。而土鸡蛋由于价格较贵销的慢,一积压就容易“坏蛋”。至于如何区别两种鸡蛋,我的实战经验是主要验看蛋黄:土鸡蛋的显金黄色,洋鸡蛋的呈淡黄色;土鸡蛋的较小而丰凸,洋鸡蛋的略大而平坦。同时我根据母鸡第一回产下的蛋个头都不大经验(本人读小学时饲养过母鸡),有必要提醒吃货们:头胎洋鸡蛋是可以拿来冒充土鸡蛋的。

  鸡蛋中的胆固醇是人们有所顾忌的东西。以前医药常识称高血压患者禁食蛋黄。记得父亲四十几岁血压便升高,故绝对不碰蛋黄,被我趁机解馋。现在科学经过发展,否定了先前说法,得出1个鸡蛋里仅含300毫克胆固醇,刚巧达到成年人每天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再不必忌口,但是专家建议每周最多食4个鸡蛋。正常成年人每天1个鸡蛋无妨。

  作为食物能果腹,鸡蛋并可当成信物达意。在法国的某些乡村,姑娘出嫁前,总喜欢把鸡蛋悄悄塞进衣裤里。当两人携手步入洞房时,新娘故意跌倒,顺势让鸡蛋掉出来,以暗示自己会“生蛋”。原来洋人也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鸡蛋外形一头尖一头圆,要将鸡蛋竖起来非常人所为,即便春分那天也不容易。不料哥伦布却使了脑筋急转弯一招,只见他轻轻敲碎蛋尖,让鸡蛋底座平稳,轻而易举完成了别人瞧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哥伦布通过竖蛋游戏,巧妙地回击了外界对他发现美洲大陆的质疑和嫉妒。

  路人皆知鸡蛋易碎,所以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股市中常借用这句名言来表明分散投资降低风险道理。当然鸡蛋更不能与石头相碰,不自量力免不了自作自受。哈哈,小小鸡蛋里居然“藏”着大大哲学奥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点菜的艺术
茉莉花茶
咸菜炒肉丝
又扯“蛋”
葡萄酒界“小鲜肉”大变身! 张裕醉诗仙全新形象亮相
新民晚报美食物语/好吃周刊A26又扯“蛋” 2017-05-04 2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