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识字、四肢健全、口齿清晰、会骑电动车、最主要的是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每月可赚5000元以上……”近日,内蒙古当地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则外卖送餐员的招聘信息。媒体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联系,招聘负责人表示,18岁以上就可以,派送站点可给员工提供宿舍。
网络订餐在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其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也为公共管理制造了不少问题。夏天到了,公众对餐饮的安全更需要小心呵护,但是,一些送餐员甚至连健康证都没有,这直接给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除此之外,送餐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争分夺秒赶时间,一些送餐员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所过之处常是险象环生。
餐饮企业野蛮生长,到处圈钱,但是,在该花钱的地方,却很“抠”。日前,家住浦东新区永泰路2080弄浦发绿城居民致电新民晚报,反映小区内有居民将房屋群租给外卖小哥,由此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楼下三室一厅的房子里住了10多个外卖员,一堆电瓶车电瓶天天摆在家里充电,实在太危险了!”企业要赚钱,要上市,但背后却是一堆乱象,这样的生长,于社会有何利?换句话说,像这样不断给社会制造麻烦的企业,为什么要容许你疯狂地生长?
身处“互联网+”时代,网络订餐企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若不能把关注点放在订餐平台自身的资质和管理,以及相关企业的管理上面,那所谓“内容的生产”,就真是一个圈钱的概念了。在从厨房走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显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这对监管部门是个挑战,在新时期如何以新方法工作,让企业承担起自己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自我约束,良性发展,越来越考验着相关部门的监管智慧。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网络订餐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烧钱大战如火如荼、上市融资风起云涌。看似一片大好的市场环境中,粗放式管理本身无异于一颗“深水炸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上身。如果送餐员所送食品出现问题,势必意味着前期生产加工环节满盘皆输。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决定企业发展和行业秩序的,往往就体现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管理细节上,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展望未来的同时,网络订餐企业更需要完善日常管理的每一处细节,这不仅是企业承担责任的体现,更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