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游的代名词
刘 埕
  刘 埕

  说起旅游,差不多就是放松、休闲、享受的代名词。对,但也不尽然。碰到意外境遇,旅游很可能也是吃苦、受惊、遭罪的代名词。

  一次,坐云南玉龙雪山的缆车,天色阴沉,心绷得挺紧。半空中,缆车戛然停止了运行。此时,脚下深山峡谷,耳边呼呼风声,缆车大幅度荡起了秋千,还发出“咔嚓咔嚓”仿佛断裂的声响。困在其中,真可谓不寒而栗。事后晓得,这是出于安全考虑,缆车在大风期间的暂时停运。

  又一次,在新疆天山牧场学习骑马。上坡时,维吾尔族汉子一挥马鞭,马匹奋力奔向坡顶,我顿感整个人好像要进行体操中的“后滚翻”动作,晃晃然快要仰出去了,嘴上连嚷慢点慢点,身上霎时间汗涔涔了。待到下坡了,更险!那汉子说声“注意呵”,便猛抽一鞭,马匹撒开四蹄急驰起来,惊慌失措的我感觉自己这回要做“前滚翻”甩下去了,不顾一切地发出了呼救。见我快顶不住了,那汉子才不慌不忙地发出一道口令,马匹立时停住了。回味这惊魂片刻,颇有活受罪的滋味。

  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游船上的险境。

  两年前的盛夏,岳母和我们到湿地公园游玩。路过游船码头时,儿子对游船来了兴趣。想到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犹豫起来,但儿子执意要玩游船,只好答应了。游船四周通透,顶上有一个遮阳篷。岳母和妻子坐前排,我和儿子在后排,一人一边,踏动游船。因为开闸放水,是顺水,感觉蛮轻快的,不知不觉间,踏出了很远。沿河观看了几处荷花,穿过一座石桥,在一处宽阔的河面,停止踏动,任凭游船漂泊着。

  船停下不久,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忽地下起了雨点。此时才发现四下无人,孤零零地只有一两只游船呆在河面上。回到石桥时,雨点已变得很大,还隐隐出现了闪电和沉闷的雷鸣。桥洞两壁光溜溜的,不好攀抓,踏过石桥感觉就像失去了最后一道安全的屏障。在大颗的雨点和强风的叠加威力下,坐在前排的岳母和妻子的衣裤一下子湿透了。一道明亮的电光划过天际,紧接着一个震耳的霹雳在不远处炸响。年幼的儿子早已停止了踏动,站立起来,慌忙用救生衣围护着身子。逆风,逆雨,更要命的是逆水!游船似乎胶滞在河面上,每一次踏动都变得艰难,需要用尽全身的力气。脊椎骨紧贴着硬邦邦的塑钢靠背,顶得生疼。

  船到观看荷花的地方,我几乎没有了力气,双腿在长时间的发力后已变得麻木僵硬。我想到了中途靠岸,但堤岸高高,根本无处可上。恐惧开始漫上我的心头,一时间,甚至产生了绝望的心理。可想到船上一家老小,重担在肩,不能有半点闪失,在这四下无人、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情况下,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道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大概是人的最大潜力在绝望的时候激发出来,游船码头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当游船 “砰”的一声靠上码头,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和轻松:终于挣脱了险境!

  帮忙停靠游船的工作人员满含担心地责怪道:“勿晓得你们踏出了那么多路,怎么不找个地方躲雨呢?多危险哪!”是够险的。高高兴兴地出去旅游,最重要的前提是安全,倘若遭遇险境,能奋力挣脱的确让人庆幸,但事前的果断远离险境才是更正确的选择。这一点,值得思考与铭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郊野大地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今年T恤流行式
审美与伪装的好品位
旅游的代名词
抬头与低头
与鸟儿有约
脏器移植的出路
藿香赞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旅游的代名词 2017-07-08 2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