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住宅遍体鳞伤
信安新村137-140号
事由:居住安全隐患
报道回放:去年“夏令热线”期间,本报刊出报道《笑看这厢新楼起 哭煞那厢旧屋斜》,普陀区信安新村137-140号大楼的居民反映周边建造新楼后,“野蛮施工”让居民家中“遍体鳞伤”,门窗变形、地砖开裂、地板松动。
现场回访:记者昨天了解到,本报报道刊出后,经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检测,报告显示信安新村的大楼为“一般损害房”,加固维修后可以保证居住安全。石泉街道城管科的康科长告诉记者,检测报告对外公示后,他们召集居民分批召开了七八次会议,也拿出了整修方案,却始终没有获得全体居民的同意。
家住六楼的居民陈女士则告诉记者,他们认为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评定比较笼统,没有全面反映房屋情况,而且由于当初建造时地基较浅,居民担心整修会给大楼增加负担,希望拆掉重建。“只要有卡车经过,房间就开始摇晃,晚上夜深人静时特别明显,我们很难入睡,提心吊胆的。”
“我们还会继续和居民沟通,街道不会放弃的。区财政也会支付一定比例的整修费用。”康科长表示,居民的担心可以理解,接下来街道会和区房管局继续做好沟通说明的工作,同时给家中天花板有脱落危险等情况的居民先修起来。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