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见的癌症。近十年来,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并已成为男性中发病率排名第六位的恶性肿瘤。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这与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早期筛查的普及都紧密相关。
前列腺癌在早期不易被发现,通常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晚期,主要症状是尿血、尿痛及骨痛。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李汉忠教授介绍,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雄激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细胞的“养料”,肾上腺、睾丸以及肿瘤本身都会分泌雄激素。雄激素剥夺治疗是国内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其并未阻断所有雄激素合成的途径,比如肿瘤本身也可产生雄激素。90%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在18-24个月后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甚至转移至前列腺以外的其他器官,比如骨骼,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药物阿比特龙通过阻断对前列腺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CYP17),明显减少睾丸、肾上腺和肿瘤本身的雄激素合成,延长患者生命。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的“信号弹”,是早期检测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健康男性的血清PSA水平较低(小于4ng/ml)。PSA水平越高,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PSA,包括50岁以上有排尿异常症状的男性,以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建议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