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关节疼痛有多种原因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软骨逐渐变性、破坏,从而引起一系列关节骨端以及附属组织病变。其中的力学因素主要来源于人体自身体重及负重等导致的大腿股骨对小腿胫骨平台的压力。年龄的增长会使关节软骨及半月板容易磨损,过度剧烈的运动也会导致半月板的撕裂,这些都使膝关节对压力的耐受程度降低,容易感觉疼痛。
那么,完全卸除关节内的压力是否就可以解决问题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医学研究发现膝关节只有在承受适当的压力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骨伤康复专家褚立希教授认为:“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关节需要的是减轻压力而不是完全消除它。将压力减轻到疼痛阈值以下,在消除疼痛的同时减少关节挤压带来的软骨磨损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所以关节减压至为重要。”
减重与锻炼可减缓膝关节疼痛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会有一段单腿承受体重的时间,而这正是大部分患者感觉关节疼痛的时间。在跑步或上下楼梯时,关节内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达到体重的数倍,由此可见减轻体重对减轻膝关节压力的重要性。另外,除了软骨及半月板以外,大腿和小腿的肌肉也在人体膝关节的支撑中起到重要作用。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为膝关节疼痛所困扰,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殊不知,越是这样,越会造成症状加重。参与正确的锻炼,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李云霞主任指出:“许多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经历多次严重的膝关节软骨损伤,但疼痛症状出现得比一般人晚,这是因为发达的肌肉也能对膝关节起到支撑作用。对于已出现步行时膝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下肢肌肉的锻炼可以通过坐姿下伸直膝关节抬起小腿的形式进行,这种简单的动作可同时对大腿的股四头肌和小腿的腓肠肌进行锻炼,获得良好效果。”
膝关节辅具帮助减轻关节压力及缓解疼痛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罗云教授指出,牵引是康复医学中很常见的手段,可用于颈、腰、膝、踝等多种关节。对膝关节来说,牵引可以直接减小关节内压力,减轻疼痛,同时减缓关节内软骨的磨损。膝关节辅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按其用途可分为辅助稳定、保护、术后运动范围限制、关节减压等,其中减压型辅具实现的功能要求最高,通常用于膝关节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的患者。
目前的膝关节减压辅具可分为两类:单侧减压型和双侧减压型。两者各有优势也有不足,相比于单侧减压型辅具,双侧减压型辅具采用在行走过程中对膝关节进行上下牵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膝关节内外两侧进行减压,因此其适用范围更广。罗云教授介绍,目前可实现双侧减压的新型辅具已在我国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从有效性及方便程度来看,减轻体重、加强下肢肌肉锻炼、使用减压型辅具都可以帮助膝骨关节炎患者减轻关节疼痛。减轻疼痛后,下肢活动量的增加,对患者的健康维持和生活质量提高都会有很大帮助。 董英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