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在铁总年度工作会议上,晒出了“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建设、客运改革、货运改革的成绩单。除了“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稳居世界第一”,让人印象最深的一项成就是——“网上售票占比超过60%,过去那种彻夜排队购票、黄牛猖獗倒票、乘火车拥挤不堪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
客观而言,在高铁建设加速、网络购票升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乘火车出行确实比过去更方便了。购票者只需点点鼠标或戳戳屏幕,就能办理购票、退票、改签等业务,过去那种由买票引发的悲情故事已经很少见了。但是,相较于“网络购票占比超六成”“彻夜排队购票成历史”,铁总更应该正视成绩背后的问题。
网络购票渐成主流,主要归功于技术的进步。网络购票预售期比窗口购票提前两天,是铁总“强推”网络购票的一种策略。弄清楚这层原因,再看“网上售票占比超过60%”的结果,恐怕并不值得炫耀。正如网友所说,网络购票只是顺应“互联网+”的必然之举,如果放开管制,“BAT”很可能比12306做得更好。
彻夜排队购票成历史,也并不意味着“买票难”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早些年,铁路部门曾给出很多解决“一票难求”问题的时间表,但至今仍未兑现。虽然购票者无需再彻夜排队是一种进步,要想在网上“刷”到一张心仪的火车票,依然并非易事。尤其对热门线路来说,最大变化或许只是从车站排队变成了网上排队。
从媒体曝光的信息来看,过去长期存在的一些乱象,仍未得到妥善解决。比如,即使有了火车票实名制,“黄牛”倒票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再比如,高铁为兜售高价盒饭,“15元低价套餐藏着卖”,最近就遭到了网友吐槽……在目前披露的信息中,我们主要看到的是各种表功数据,很少看到对问题和不足的反思。
如果站在铁路系统工作者的立场,做出了成绩还要被网友批评,或许会有一些委屈。但事实上,吐槽也是一种建言,相信没有哪个批评者是故意找茬。大家在看到铁路方面的成绩之时,指出铁总在哪些方面的工作仍有提升空间,无疑是希望他们将工作做得更好,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和创新,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作为铁路改革的受益人,我们当然乐见铁总取得更多的成绩,但每一个做实事的部门应该都明白,成绩不能掩盖问题。再过几天,2016年春运的大幕即将拉开,网络购票、安全保障、列车服务等方方面面都将面临不小的压力。铁总晒完成绩单,以更周到的服务迎接“春运赶考”以及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切实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赢得更好的口碑——这可比自晒成绩的含金量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