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记者昨日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获悉,这次由乌克兰哈尔科夫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带来的《舞姬》和《天鹅湖》,却出现了令人意外的景象。开票以来,《舞姬》的票房一路领先《天鹅湖》,离5月31日演出还有一个半月,票已率先售罄。
为什么这次《舞姬》比《天鹅湖》更热卖?
马林斯基余热未消
舞剧《舞姬》创作于19世纪,是俄罗斯古典芭蕾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比《天鹅湖》的历史还要悠久。
和《天鹅湖》相比,《舞姬》只有3幕,并不算太长,但因为舞蹈强度非常大,而且剧情复杂丰富,对演员的体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很高。100多年来,它一直被被芭蕾舞界称为难度最大的芭蕾舞剧,也经常作为优秀芭蕾舞团的试金石。
去年11月,由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带来的《舞姬》在东艺连演3场,取得轰动效应。演出期间,有不少没能买到票的观众抱着微弱的希望坚持在东艺门口等退票,有的直等到下半场开演仍不舍离去。由此,沪上舞迷们了解到这部比《天鹅湖》历史更悠久的《舞姬》。
据悉,此次随哈尔科夫国家剧院芭蕾舞团而来两位的两位主演,正是来自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因为马林斯基的精湛的技艺、精良布景、华丽舞美,使上海观众对《舞姬》留下了十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这次《舞姬》卖得好,说明上海观众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识货”了!
观众视野逐年拓宽
以前上海的大部分观众更愿意接受芭蕾舞这样的“经典艺术”,所以每年都会有各类芭蕾舞团来上海演出《天鹅湖》《吉赛尔》等芭蕾传统剧目。随着来沪名团、明星逐年增多,沪上观众的眼界不断被拓宽,其观赏习惯在逐年改变,艺术欣赏的水平和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知名舞蹈家黄豆豆也表示,近年来国内观众对芭蕾舞剧的关注、理解力、审美品位都有提高。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让观众很容易能从网上找到各种芭蕾流派、各舞蹈团本身的发展历史、舞蹈风格、舞剧特点的介绍,从而迅速成为某些顶尖舞团、舞剧的拥趸。
据一位资深演出策划人称,以前,国内观众对芭蕾的认识比较浅,只认一部《天鹅湖》,如果演出其他芭蕾舞剧,相对而言市场压力会格外大。但现在,随着沪上舞蹈市场的迅速开放,致使各个国家的大型芭蕾舞团,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中国市场上。“有求才有供,所以我们大胆引进《舞姬》。对于我们演出商来说,在商言商,卖不掉票的演出肯定是不会去冒险的。”
多样舞剧更受欢迎
以往岁末,上海贺岁舞台上每年都会“天鹅”扎堆。2个月时间里,常常会迎来20多场芭蕾舞剧《天鹅湖》飞临沪上“过冬”。
一位接受采访的芭蕾舞迷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会看一次甚至几次《天鹅湖》,“这部舞剧太出名了,而且很多时候,没给我们太多的选择。”他同时也承认,近年来,随着更多优秀剧团和剧目的进驻,舞蹈市场扩容,类目增多,上海芭蕾舞剧演出也更加多样。
近年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为中心的中国芭蕾演出市场已逐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平均每年都有30场左右的芭蕾演出。以东艺为例,仅在舞剧方面,去年就引进了由朱丽叶·比诺什和阿库·汉姆联袂出演的《我之深处》、悉尼舞蹈团的《钢琴别恋》、苏格兰舞剧院现代舞《温柔的诱惑》、波兰国家芭蕾舞团两幕芭蕾舞剧《肖邦——浪漫的艺术家》、英国阿库·汉姆舞蹈团《上升之路》、葡萄牙库存伦舞蹈团《命运之舞》、美国帕森斯舞蹈团《爱的记忆》、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优秀舞蹈团体的优秀作品。
在沪上演出场所坚持下,多样化的芭蕾表演内容、形式正在逐年普及推广。《舞姬》的热卖,说明多元化的舞剧演出,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与追逐。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