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春季演出交易会”的全称是“2016上海新创演艺产品推广会暨第三届上海市民营演艺产品营销交流会”。现场,卖家上台演出片段并以PPT形式介绍要素,包括自家剧目需要的装台时间、是否适合长途巡演等等。台下,买家举牌以示兴趣和意向。因为这是全国唯一面向民营剧团的交易平台,近年来赢得口碑,参与范围益发扩大。从本届起,买方增加了本市、外地乃至海外的国有院团、地标性剧场以及本市50家社区公共文化中心等。因而,卖方超过100家,买方也超过100家,还有不少主体既是卖家,也是买家。例如国际喜剧节——他们既在市场上寻觅喜剧,也乐于把手头的喜剧推向海内外。“民营新作竞卖”专场上,原创沪语话剧《汇贤坊》因为是一部聚合了人性优缺点,展现城市变迁的喜剧,而赢得十余家买家关注。
除了交易活跃的喜剧之外,儿童剧也成为争购对象。台湾采青国际艺文有限公司抛出台湾奇巧剧团的儿童剧《空空戒戒木偶奇遇记》,就被多家剧院、群艺馆接盘,由此公司总经理李慧珍向主办方、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建议,是否能从今年下半年起举行“上海——台北双年巡演计划”,第一年把台北的儿童剧引入上海,第二年把上海的儿童剧带去台北……这一创意立刻赢得许多买家的附和。下半年,就将先引入几部台湾儿童剧。因而,演交会还拓展出“儿童剧优品发布”专场。刚刚在海外得奖归来的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也作为木偶剧团的代表作,赢得兰心大戏院、可当代剧场、白玉兰剧场、浦东新舞台、大观舞台等剧场的青睐。东方艺术中心则看中了河南艺术中心的《小马过河》,湖北省群艺馆的《命大福大的蛋宝宝》则获得上海市群艺馆、青海省文化厅、湖南省文化馆、太仓大剧院等举牌……值得市民期待的是,50多家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成为买家,让居民在家门口就看到原本汇聚于市中心的优质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