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一些“地王”的楼面价已超过区域房价,不少房企不惜透支全年利润甚至负债累累疯狂抢地,高杠杆、高负债拿地。房企“抢地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月19日,泰禾以总价47.44亿元的价格拍下长兴岛两块住宅用地,溢价率236%。5月18日,保利地产用54.5亿元的总价、近300%的溢价率拍得周浦一幅住宅用地。”
——华夏时报报道,按现近期上述地段拍出来的土地价,几年后位于外郊环的房价将卖到高价。
“4月份,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495亿元,环比增加14%,同比增加77%;其中,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就达到了1176亿元,占比近八成,环比增加33%,同比增加247%。”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我们不会去三四线拿地,自己原有的库存还没消化完,没理由去卖不掉房子的地方进货。上海新房市场供求关系紧张,可4月份上海没出让一幅土地。全国排名靠前的开发商,都铆足了劲去抢那么几块地。在上海不咬紧牙关狠命去抢,根本拿不到。可放出来的地就那么几块,价格肯定奇高。”
——一位大型房企高管表示。
“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历了数十轮调控,房价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看房地产市场基本并没有大幅下跌反而节节攀升。多数人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坚定预期:房价不会大跌,尤其是一线的房价,只会上扬不会下跌。一线最多进行短暂的调控,最后还是会涨上去。”
——仲量联行研究部总经理周志锋表示,这样的市场预期,成为开发商敢于高价拿地的一个重要基础。
“大中型房企之所以能屡屡成功拿地,是因为这些房企与大多数中小房企和地方房企从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价格竞拍只是一种程序公平,但实际上大中型房企的资金成本要比中小房企低得多,两类企业对于同一个地块测算出来的盈亏平衡点也是不一样的,报价的底气自然也不一样。”
——一位精通房地产业务与融资的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2015年,金地集团整体平均融资成本为5.32%。而在各类负债中,银行融资成本明显较低,因此可以判断,金地集团2015年银行借款的平均融资成本将明显低于5.32%。而有着国资背景的厦门国贸银行融资利率最低至3%左右,甚至远远低于商业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
——上市房企公司年报显示。
“对于优质企业,银行追求的往往是以量补价,从风控角度而言,银行的贷款结构中也必须包含相当比例的低价但优质的贷款。此外,在揽存压力比较大、优质贷款客户减少的背景下,大型房企确实属于稀缺资源,虽然银行手握资金,但多数情况下,都是银行主动争取成为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主办银行或战略伙伴,这样能够在对公业务领域形成综合经营优势。”
——一位城商行有关人士表示。
“4月份M2增长放缓,预示着货币供应增速不会像一季度那么猛,增长速度可能会继续放缓。如果货币供应速度慢下来,房价能否按开发商所预期的方向继续大幅上扬,就很难说了。”
——仲量联行研究部总经理周志锋
本栏编辑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