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读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
~~~——读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
~~~——读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
~~~——读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
     
2017年10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幅展现脱胎换骨的长轴画卷
——读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
辛 茜
  ◎ 辛 茜

  窗外大雨,透过茫茫雨雾,浙江安吉余村秀竹繁茂,溪水缠绵,白茶满山漫坡,美如织锦的绿水青山,犹如一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山水画卷,在我眼前静静浮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冒高温酷暑,一大早出发辗转至安吉,在余村村委会的小会议室,给余村干部指出了一条健康发展、文明富裕的康庄大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后的十二年光景,安吉人关掉矿山,回归故里,改天换地,还家乡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美如仙境般的生活,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缔造新中国;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一群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的“草根宣言书”上“画押”,率先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后,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国理念指导下,又一次脱胎换骨面对的新生活、新创造、新事业。将这一治国安邦的思想、理念,以浙江湖州安吉县为例,艺术地呈现给我们的,是著名作家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

  同何建明以往的报告文学作品相比,《那山,那水》同样倾注了这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对祖国、对人民无限深情的爱,对社会对历史发展,竭尽全力表现的态度与责任。不同的是,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首诗,一幅美轮美奂、摇曳生姿,有香味,有韧性,有性格的长轴画卷。

  作为一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用心的力量,语言的智慧,造就作品的品质、思想、美学意蕴,牢牢把握主题思想,使表现客体的精神自由解放;以事实和眼见为实的人物故事,更广泛的真实性,更具想象力的艺术方法,使自己的创作不仅产生历史的意义,同时具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那山,那水》以散文化的笔墨,穿针引线般的结构,溪水般流畅的气韵,耳语般亲切的问询,用心、用情、用精细,酿出了白茶般甘醇、清香、至美的文学大作,发掘出的是曾经贫困无着,靠开矿、水泥厂,搞运输勉强度日,付出惨重代价的浙江安吉人,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治国理念教诲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之路,成为中国第一个“最美乡村”的精神根源、非凡业绩,也是这个伟大的转型时代,中国人必须更新观念,勇往直前的正确方向,显示出中国领导人的胸怀、眼界、魄力与韬略。

  随着文字的舒展,读者可跟随作家走进安吉余村、溪龙乡、鲁家村、目莲坞,贴近致富能手,了解吸引李安前来余村拍摄《卧虎藏龙》的赵德清、种茶能手、白茶仙子等;品尝“春林山庄”“老树林”农家乐的土家菜肴,体验在流金的余村溪漂流的乐趣,还可以在每一片茶园、每一户农民家的客厅里品茶歇脚,感受每一个村子,每一户农家痛定思痛后,遵照“两山精神”,在艰难中不断反省、体悟、创业、成功的喜悦。

  在绿色生态发展、共同致富的故事中,何建明讲述的安吉故事生动别致,无雷同之感,无丝毫阅读上的疲倦,仿佛站在山门之上,打开了一扇扇透明的洞门,洞外的风景赏心悦目,各有风采。

  与此同时,《那山,那水》追求的艺术美是关照。

  其一,作为只管事象的方法,作者寻觅确凿的根据。以安吉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物的情绪、故事,村貌前后的对比变化,提出了极为严肃而庄重的问题——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如何走?走向何方?并艺术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开发利用的本质和内涵。

  其二,《那山,那水》令现象学的还原,上升到美的观照事象之上。把创作者对美的观照的一切心理作用,同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感同身受联系起来,通过村民转变观念意识、人生态度,发现村民们蕴藏在劳动天赋中的创造力。在愉悦、兴奋中,观照生态发展给村民带来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空气、阳光、小溪、竹林给予人的幸福感,还有人类发展进程中深层次的归属感。

  其三,把作者的心、读者的心联系起来,成为共同的意识,以便进入美的观照时的精神状态,实现文学精神的高境界。

  《那山,那水》犹如一滴折射着光芒的露珠,一片灿烂的朝霞,让中国人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构想和重大意义在浙江安吉得到了确证,美丽中国由此发轫,这就是何建明创作《那山,那水》的初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5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09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10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1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2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新民印象
   第A13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新民印象
   第A14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军界瞭望
   第A15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军界瞭望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一幅展现脱胎换骨的长轴画卷
一部有画面感的“人物琐忆”
新书速递
百日光阴诉生平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A18一幅展现脱胎换骨的长轴画卷 2017-10-08 2 2017年10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