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当手语翻译的机器手
凌启渝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开发一种机器人手语解释器。该机器手的第一版命名为阿斯兰(Aslan),借助三维打印,可以十分方便地就地制造,它能将文本翻译为聋哑人用的西文字母手势。而团队的最终目标则是打造一种富有表现力的双臂机器人,借助手语完整地传达意思,甚至情感。

  我们已经见到过许多技术,尝试弥补听力障碍者和有听力者之间的鸿沟,包括一些能将手势转换成文本或音频的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而东芝公司甚至有一款真人身高的机器人,会从容地打手语。

  Aslan计划的目标,是将电脑或手机中的文本或现场的口述语言翻译成手语。第一版方案里,机器手连接到联网的计算机,用户借助本地网络向其发送文本信息,机器手开始做相应的手势。目前它使用一种手指拼词系统,其中的每个英文字母通过单一的手势表达。

  Aslan机器手由25个塑料零件组成,试制团队采用普通的三维桌面打印机打印,先后化了139小时。在10小时的装配阶段,他们将这些零件与16个服务电机、3个电机控制器、一台Arduino Due微机和一些电子元件组合,构成Aslan机器手系统。而借助电子手套,你可以直观而方便地将手势教给机器人,编程到Aslan。

  团队希望使用者能够在本地制造这款机器手。这时,一个称为3D Hubs的全球3D打印网络正好帮上忙。该网络的宗旨是借助技术手段,确保机器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建造。团队表示,他们并不想用这样的DIY系统取代人类手语译员(比如电视屏幕左下角的那位),只是想有机会帮助无助状况下的听力障碍者。

  “一位听力障碍者需要上法庭;而另一位聋人要在某处上课,”安特卫普大学机器人学教师欧文·斯梅特说,“他们都需要手语翻译,但往往不容易找到译员,那就可以选择Aslan这样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当前的版本能将文本翻译到手指拼词,团队会在未来的系统中尝试更微妙的沟通想法。比如说,有些手语中,通过手势、体姿和面部表情的组合来传达意思和情感,研究人员也想开发一种双臂装置来完成。他们计划添加一张能体现丰富表情的脸,为此正研究如何借助摄像头获知说话者的面部表情。 

  团队现正试验的是口述单词翻译成手语,未来将能把整段话语转换成流畅连贯的手语;他们也希望系统能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手语版本。凌启渝(图:Aslan)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5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09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10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1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2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新民印象
   第A13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新民印象
   第A14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军界瞭望
   第A15版:庆祝国庆特别报道 军界瞭望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能当手语翻译的机器手
会自动分类的智能垃圾桶
包在灯笼架里的无人机
二十年前橙皮废弃地 如今郁郁葱葱成森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新智A23能当手语翻译的机器手 2017-10-08 2 2017年10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