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文体汇·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度合作~~~
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度合作~~~
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度合作~~~
     
2019年05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度合作
王健用大提琴诉说乡愁
吴旭颖
  今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将迎来与著名大提琴家王健的首度合作。这场德沃夏克交响作品专场音乐会,王健将演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德沃夏克在美国教书期间,运用了许多波希米亚民俗舞曲的元素寄托其对祖国的眷恋。说起“乡愁”,近几年来,王健也将许多精力都放在了家乡上海的演出上。今年1月他刚刚在上海大剧院演绎了巴赫“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全集。而此次首度与上海歌剧院的合作,这首协奏曲更是他自己精心选定的,“德沃夏克的这首协奏曲,是业内公认‘最流行’的大提琴协奏曲之一。它包含了热情、欢乐、悲伤等等非常丰富的情感色彩,像一部‘好莱坞大片’,而不是‘小众艺术片’,既适合展示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实力,也容易被观众们接受、产生共鸣。”

  德沃夏克创作《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时,忽然听闻远在欧洲故乡的初恋女友的死讯,就把第三乐章最后一段改成了如今怀念而悲伤的风格。王健解读:“那个年代车马书信很慢,德沃夏克听闻死讯,已晚了好几个月。那份悲伤既是乡愁,也是生离死别的愁绪。”

  离别是艺术创作中永恒的命题。王健说:“因为离别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而艺术家,更能体验离别和孤独。”在他的心里,艺术家们总与孤独相伴。演奏时,他闭着眼睛沉浸其中,表情也随着曲调的变化时而笑容满面、时而眉头紧锁。“一方面,因为巡演,我与家人朋友每次相见短短几日便又离别。另一方面,当走进琴房、拿起琴,我的世界更是只剩下自己。”对艺术的专注,注定了他的“孤独”。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夜上海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从青草沙到柯灵故居
让粤剧扣动 年轻人心弦
王健用大提琴诉说乡愁
新民晚报文体汇·人物A09王健用大提琴诉说乡愁 2019-05-11 2 2019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