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带着外孙去南京玩了一次。
一次,他父母带他去北京,我顺口一句,外公带你去南京,因此念念不忘,然总不得其便,拖了几年。因此记住:以后对孩子不可轻诺,更不可戏言。
南京八十年代去时,虽然行道树美丽,因电力缺乏,店堂照明不足,暗暗的。中间去过几次,也觉得有点脏乱。而现在,比较整洁而有活力,路边常有一些老房子,有点民国的旧气。
第一次去南京时,曾在冬日之夜,南京长江大桥上走了一个来回,体验“天堑变通途”的感觉,也特意跑到石头城下实地观察,从灵谷寺那里上钟山。南京形胜,倚山枕江,诸葛亮感慨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断言“此帝王之宅”,冷兵器时代,地形重要。南京又是六朝古都,历史上文采风流,记得当年到乌衣巷时,心情激荡,看着一排旧旧的民居,真是一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图景。
此次带孩子乘紫金山观光索道,无意中得知太平天国时南京攻守战的要点天保城、地保城旧址所在,南京虽得地形之要,但历史上无数次攻守易主,正如刘禹锡在金陵怀古诗中所说:“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确实,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只占其一。
两天半的游玩,有鸡鸣寺、明城墙、玄武湖、明孝陵、头陀岭、总统府、中山陵、中华门,可谓尽兴。在吃饭时,看着小朋友快乐的样子,想到多年后,他带着孙辈来南京玩,此时此刻,或许是他遥远的记忆,一阵惆怅,世间最是时间无情。
上海旧属江苏,南京上海同根。和南京朋友在微信圈相处,不觉得是在异地,而见面又有朋友之乐。南京有老家亲人在彼工作,早年常书信来往,有时音问稀少,心中常念安否?现在来往方便,反各过各的,少年情怀,终被成年事务填充。山川土地,有其人方能萦怀其土,只不知眼前的小朋友,他们长大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