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8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获学术界肯定
政府放开管制
  美国人最早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追溯至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受伤的军人会借助吗啡类药物来缓解疼痛。到19世纪末,人们逐渐感受到阿片类药物的潜在危害,美国政府对阿片类药物进口严格限制。

  20世纪70年代,一些人开始试图让人们摆脱对阿片类药物的“恐惧”。鲁瑟尔·波特诺伊和他的导师凯瑟琳·弗利就为此而努力,他们在癌症患者身上使用阿片类药物,并试图将这种药物推广到非癌症患者身上。在1986年两人共同发表的一篇论文里,详细介绍了他们医治的38名患有严重慢性痛症的非癌症病人,“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只有两名有嗑药历史的病人上瘾”。波特诺伊认为,止痛药成瘾的风险“低于1%”,且可以无限制加量,直至病人摆脱疼痛。

  波特诺伊说出了不少医生的心声。1980年,世界顶级临床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刊登了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赫塞尔·吉克医生的来信,称阿片类药物的用途不限于缓解急性疼痛,并且不会成瘾。这封来信被学界广泛转载引用,不少学界大牛将其作为支持阿片类药物缓解慢性疼痛的论据。

  在获得学术圈肯定之后,阿片类药物开始广泛应用于缓解慢性疼痛。1996年,美国疼痛医学学会与美国疼痛干预学会公开表示,阿片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非癌症引起的长期疼痛。随后,美国多州取消了对开出长期阿片类药物处方的医生的惩戒法案,阿片类药物处方量随之暴增。据统计,1990至1995年美国阿片类药物处方每年仅增加200万到300万份,但1999年后以每年800万份的速度快速增加。

  哈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简·巴兰蒂恩曾是“阿片类药物不会上瘾”说法的忠实信徒,20世纪90年代她为病人开出大量阿片类止痛药处方。但很快她发现很多病人出现药物依赖迹象,病人家属告诉她,阿片类药物上瘾似乎扭曲了病人的性格。她开始质疑学界的判断:“缓解疼痛应该是让病人得到解脱,而不是用另一种方式禁锢他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4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5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6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7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8版:智联世界 无限可能·特别报道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阿片危机”让美国民众无处可逃
获学术界肯定 政府放开管制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0获学术界肯定
政府放开管制
2019-08-29 2 2019年08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