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桥瘦瘦细细,看上去像身材单薄的林黛玉。原来,千禧桥是泰晤士河唯一的步行桥,供人们步行、赏景之间,并不承担车辆过河的任务,所以她以娇小玲珑的身姿,出现在泰晤士河的碧波之上。
诺曼·福斯特乃当代英国建筑界泰斗级的人物,当他的大作———千禧桥即将出现在泰晤士河上的时候,他成了媒体追逐的目标。他自我感觉也相当良好。确信当千禧桥剪彩的时候,他的事业又将添上一颗耀眼的星。诺曼·福斯特万万没有想到,千禧桥启用那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约是媒体事先做足了文章,千禧桥开通之日,6万多人慕名登桥。其中最高峰时,在总长只有320米的桥面上,一下子密密麻麻涌进大约二万多人,千禧桥发生了明显的摇晃!翌日,开始控制了上桥的人数,但还是发生摇晃。伦敦市政府紧急决定,在第三日封桥,禁止通行。作为千禧桥设计师诺曼·福斯特,也在电视中向英国全体民众表示道歉。媒体对他从热烈追棒到强烈批判、谴责。
设计一座人行桥,应当要比公路桥、铁路桥简单、容易,何况诺曼·福斯特又是经验丰富的建筑设计师,怎么会出现这样重大的设计错误呢?原来,毛病就出在他过于追求桥的细巧、新颖的造型。这桥没有任何刚性的大梁架在桥墩之间,而只有8根两端固定在岸上的钢索挂在两墩之间。
诺曼·福斯特反复思索、计算,着力解决千禧桥的避震问题。经过测试,发现桥梁的摇晃主要是横行振动所引起的。为了解决横行阻尼问题,他甚至向美国国家航天局请教,因为宇宙火箭发射时也会遭遇类似的横行振动问题。在诺曼·福斯特的领导下,原本造价1820万英镑的千禧桥,追加约500万英镑的整修费并装置了90个避震器,终于解决了摇晃问题。2002年2月21日,千禧桥重新开桥,一直至今。尽管伦敦市民一直戏称千禧桥为“摇摇桥”,但还是都愿意来来回回走走这座桥。
泰晤士河上另一座“姿色”看似平常的大桥,幕后居然也有令人击掌的故事———伦敦大桥是泰晤士河上历史最悠久的桥,始建于公元43年,当时是一座木结构桥。当时的建桥技术还很差,加上又是一座木桥,所以建好之后摇摇欲坠,所以孩子们唱起了儿歌《伦敦大桥塌下来》。
伦敦大桥多灾多难。泰晤士河发大水,把伦敦大桥冲跨了。重新修复之后,又遭遇北欧海盗入侵,把伦敦大桥烧掉了。一直到1176年,伦敦人终于花费30年的时间,用石头建造了一座有着20个拱的伦敦大桥。这座大桥在泰晤士河上屹立了6个世纪,久经风雨,到了1825年进行大翻修。在1902年,伦敦大桥桥面进行了加宽。毕竟伦敦大桥上了年纪,千疮百孔,无法再修,伦敦市政厅决定在1968年拆除伦敦大桥,在旁边另建一座新桥。
没想到,拆除年久失修的伦敦大桥,又发生一个新故事:美国企业家罗伯特·麦卡罗克和伍德要花钱买下破旧的伦敦大桥!这么一座要“塌下来”的桥,也有人买?于是伦敦市政厅就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了罗伯特·麦卡罗克和伍德。很多人以为罗伯特·麦卡罗克和伍德一定是发疯了。谁知极其严格地要求在拆除伦敦大桥时,把石块进行编号,然后装船,一船一船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上岸,再装上卡车运往他们的家乡———亚利桑那州的小城哈瓦苏湖市。长途运输耗费大量的资金,远远超过伦敦大桥的拍卖价。伦敦人恋恋不舍那在泰晤士河上屹立将近8个世纪的伦敦大桥被拆除,同时又以疑惑的目光注视着一艘艘远去的运石头的船———那两个傻乎乎的美国佬究竟想干什么?经过一年时间,从伦敦大桥上拆下来的石头,全部运到美国。1971年10月10日,一条来自小城哈瓦苏湖市的新闻,轰动了全世界:原本建造在英国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大桥,如今出现在美国哈瓦苏湖市的科罗拉多河上!
【本文摘自《米字旗下的国度》,标题系编者所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