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朗“斗而不破”提升自身影响力
美国“以压促变”动武可能性不大
  问:伊朗核问题局势明年可能向什么方向演变?

  华黎明:正当美国酝酿对伊朗再次制裁之时,中东地区风云突变,多个国家陷入动荡,美国无暇东顾,伊朗迎来了一个战略机遇期。

  首先,伊朗为自己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发展赢得了时间。

  其次,利比亚战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伊朗无意中增加了一笔收入。

  第三,埃及等国的变局改变了中东原先的亲美政治生态,这对伊朗十分有利。

  今年,伊朗不仅未受到阿拉伯政治危机浪潮的冲击,反而成了“赢家”。中东变局后,美国最担心的局面就是:伊朗坐大。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伊朗填补真空,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不垮,两伊和叙利亚结成同盟深入到阿拉伯的心脏地带。此情此景令美国焦虑万分。美国决定给这个“赢家”一个“当头棒喝”。2011年10月利比亚战争刚告一段落,美国立即再次聚焦伊朗。 

  今年10月11日,美国借两名美籍伊朗人策划暗杀沙特驻美国大使事件,组织和发动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宣传战和外交战,着力渲染,伊朗“在美国的国土上从事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恐怖主义活动”。 

  一个月之后,美国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发表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声称伊朗可能将已生产的浓缩铀武器化。造成国际舆论对伊朗局势的紧张气氛。美以军事打击伊朗的猜测再次占据世界媒体的头版头条。 

  经过西方媒体的炒作,战争的氛围已经有相当热度了。然而,断言美国已经下了近期或年内对伊朗动武的决心,似乎还为时过早。

  攻打伊朗这样的地区大国,对美国绝非易事。有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为鉴,以美国现在居高不下的债务和失业率以及奥巴马政府的处境,让美国不得不仔细思量战争的后果。

  八年了,美国对伊朗动武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如果八年前的布什总统下不了打伊朗的决心,今天奥巴马总统的运气大概不会胜于他的前任。

  美国当前所作所为仍未超出“以压促变”的范畴。一、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让国际社会认定伊朗是“核武器扩散国”,裹挟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伊朗更加严厉的制裁决议案,借助战争威胁逼迫伊朗放弃核计划。二、继续宣传和外交战,炒热伊朗问题,令国际社会的视线从阿拉伯世界转向伊朗。三、加紧压垮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彻底孤立伊朗。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心已转移到太平洋。美国再以举国之力在中东卷入一场大规模的、没有胜算的战争的可能性其实已经很小了。

  李伟建:明年伊朗核问题将重新成为地区焦点。

  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僵局已完全无法调和,原本在伊核问题谈判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欧洲主要国家,也因不同程度地陷入内部困境而自顾不暇。如英国最近因为伊朗群众冲击英国使馆风波而使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法国明年则将举行大选。

  明年伊朗核问题谈判解决的可能性不大,美国西方将继续在核问题上向伊高调施压,联合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同时会更多利用伊朗国内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新媒体等软力量搅乱伊国内局势。

  明年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的声音依然会不断挑战世人的神经,但除非伊朗被证明已经发展了核武器。否则,以色列单独或者美以联手对伊朗军事打击的可能性也不大。

  西方有许多人担心,一旦与伊朗开战,局面就很难控制,后果会非常严重。尤其是如果以色列参战,中东可能被大规模声援伊朗的反西方浪潮淹没。原本正在由下而上持续转型的西亚北非地区将重新回到暴力与恐怖状态。除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可能产生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从伊朗方面看,内贾德政府将继续采取“斗而不破”的策略,乘美欧无暇顾及之际做一些高调举动。如抓住美军撤出伊拉克的时机,实际提升自身影响力,包括最近举行的军演,目的无非是让对方考虑动武的成本。一旦形势对己不利,伊朗也会马上放低姿态。伊朗对叙利亚危机保持低调,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引火烧身”。 

  朱威烈:美国近年来已4次制裁伊朗,而且一次比一次力度大。今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后,奥巴马又推动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

  双方的对抗表现为“秘密战”。奥巴马政府希望复制定点清除本·拉丹的“成功经验”,以暗杀伊朗科学家、袭击伊朗军事和导弹设施、杀害伊朗高级军官、在关键设施放置爆炸物、攻击伊朗网络(如通过“震网”病毒发动攻击)等手段,实施“网络战”和“间谍战”。

  伊朗则针锋相对,加强防范,一是命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加紧备战,防止偷袭,把远程导弹、高爆炸药、炮兵部队和革命卫队部署到关键防御阵地,加强对核设施的安全保障,甚至将部分核设施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带;二是在海湾地区多次举行军事演习,显示对周边水域的控制力和对美以采取报复性打击的决心;三是加强与叙利亚的安全合作,强化战略同盟。

  美伊“秘密战”在短期内不会上升为大规模军事冲突。美国正逢大选年,金融危机的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元气尚未恢复,又刚刚完成从伊拉克撤军,缺乏再与伊朗打一大仗的意愿和实力。但是不排除被以色列硬拖入战事的可能。

  因此,对奥巴马政府而言,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与遏制力度,甚至将与伊朗的对抗导入有控制的“网络战”、“间谍战”,既能安抚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家与以色列的情绪,又有利于争取美国国内犹太人的选票,这应是奥巴马的最佳选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专版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特刊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股市分析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38版:新民环球年终特刊
   第A40版:广告
   第A41版:年终特刊
   第A42版:年终特刊
   第A44版:广告
   第A45版:广告
   第A46版:广告
   第A47版:广告
   第A48版: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生活
   第B26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掌上天地
中东北非乱局
面临变革压力 民众不满现状推动社会转型 美国战略收缩 外部压力减缓凸显内部矛盾
伊朗“斗而不破”提升自身影响力 美国“以压促变”动武可能性不大
目标相似 一致要求政府下台 国情不同 后续发展方向未明
中东铁腕“强人政治” 日暮途穷 动荡留下“权力真空” 各方逐鹿
战略平衡 中东三组势力发生变化 经济重建 更多国际力量有望参与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年终特刊A38伊朗“斗而不破”提升自身影响力
美国“以压促变”动武可能性不大
2011-12-30 2 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