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护购房者权益来看,相关的监督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完善住房装修标准,包括建材环保标准、室内空间标准;二是引入市场组织进行质量监管,提高检测水平;三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全装修房”购买者与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一件几十元的商品都有合格证,而一套100万至200多万元的全装修房却没有合格证。专家表示,在施工过程和交付验收时,能否通过专业检测部门对全装修房进行“一房一验”,并出具质量检测报告,避免整体验收和抽检所造成的遗漏,及交付使用后的扯皮现象。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习惯在房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聘请专业质量检测机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购买新建商品房,不管是毛坯房还是全装修房,消费者都可请检测机构来挑毛病,检测内容多达数十个分项,数据有上百个。如果有重大质量缺陷,则可考虑退房或索赔;如果缺陷不是很严重,可要求开发商整改,待检测合格或整改后检测合格了再签署房屋交接书,买房者掌握着主动权。
业内人士建议,为确保广大业主的安全,竣工验收除了实行“一房一验”,“一栋一验”,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因为第三方往往能保证独立性和公正性,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检测机构必须负连带责任。
此外,相关制度约束还应从保障消费者利益出发,提倡惩罚性赔偿。对全装修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约定的基本原则的,提高房企的违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