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隧北桥,江海飞虹
——长江隧桥、崇启大桥建成
2009年10月和2011年12月,上海长江隧桥和崇启大桥分别建成通车,自此,沪崇苏通道的全线贯通,崇明“孤岛”成为历史。上海长江隧桥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大桥全长16.63公里,作为“长江入海第一桥”,具有银链卧江、雄姿英发之势,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轨合建斜拉桥;隧道全长8.95公里,其盾构直径问鼎世界之最。崇启大桥全长约51.76公里,是国内跨度和联长最长的钢箱梁桥,是上海至西安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江海飞虹”。
时尚与经典并存
——外滩综合改造展新貌
外滩是上海城市的象征,承载着上海开埠近170年的历史,浓缩着百年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世博会举办前夕,上海外滩经过综合改造,以靓丽新妆亮相。外滩改造的核心工程是在外滩地下建设一条双层6车道快速通道,将外滩地面原先11车道缩为4车道,把外滩从繁忙的交通功能中解脱出来,省出更多空间充分发挥外滩金融中心、旅游地标、休闲空间的功能。如今的外滩,白天,江景旖旎、水清岸绿;夜幕降临,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已成为经典与时尚并存的上海旅游地标。
与世界的对话
——上海的世博建筑群
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共有场馆329个,呈现多国建筑风格。世博园区的核心建筑群“一轴四馆”由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文化中心等五个标志性的永久建筑组成,其中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斗拱”造型的“东方之冠”中国馆,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世博园的各个片区,汇聚着不同国家、地区和组织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场馆,成为世界各国多元文化交流对话的大平台,生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苏河印象
——苏州河水岸景观建设
苏州河上海市区全程54公里。五年来,经过综合整治,已逐渐成为上海市区人水和谐,集生活、休闲、观光和商贸于一体的靓丽景观。2011年完成的长宁哈密路到江苏路段的苏州河沿岸改造工程,利用和改造沿线绿地,丰富亲水观景元素,挖掘沿线历史文脉,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和精神文明贯穿5200米全线。普陀发挥苏州河岸线长21公里的优势,实施绿化景观、灯、水上巴士、博物馆走廊、公共文化活动等七项工程,打造苏州河文化长廊,实现了上海开埠以来苏州河上的第一次观光游船通航。闸北南部的苏河湾地区,目前已建成规划总面积627万平方米的50%,打造绿色环保、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的滨水城市综合体。
超级车站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2010年,集“轨、路、空”三位一体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总体建成。作为世界级超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了航空、高铁、轨交、长途客运等8种交通方式,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日客流集散量达110万—140万,对上海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打造国际一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助推上海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其恢宏的气势、现代的设计、简约的风格、创新的功能集聚,成为上海西南区域重要的新景观。
摩天揽胜,上海新地标
——陆家嘴
陆家嘴,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如今的陆家嘴地区高楼林立,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建的上海中心更是高达632米,“摩天揽胜”也成为了“上海新八景”之一。2009年建成“明珠环立交”连接上海浦东海关大楼、正大广场、上海国金中心及轨交2号线陆家嘴站,跨过世纪大道、银城西路、陆家嘴西路,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高架环形观景平台。
世纪精品,生态滨江
——黄浦江两岸沿线综合改造初见成效
世博会前夕,上海全面启动了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致力于将码头、仓储、工厂、棚户集聚的滨江岸线改造为“世纪精品”,打造成为带动城市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滨江。改造后的杨浦东码头滨江休闲区既保存了历史痕迹,又新造了一批文化、休闲、会展、餐饮、旅游等现代设施。浦东重点改造了沿江的南码头和耀华地区,形成了集体育休闲文化和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江综合功能区和耀华滨江绿地。徐汇龙华滨江的改造将城市景观从滨江岸线引入区域腹地,打造滨水景观大道———龙腾大道,计休闲自行车道、休闲步道及亲水平台等多重休闲空间。
生态明珠
——崇明东、西滩湿地公园
崇明生态岛是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滩湿地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崇明岛的两端。位于崇明岛最东端的崇明东滩湿地,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2010年对外开放的一期工程,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成为上海市民参观湿地观察鸟类的最佳场所之一。与东滩遥遥相望的崇明西滩,地处海洋、河流与陆地的交汇区域,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演替快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河口湿地。
绿化丛中的艺术殿堂
——文化广场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亮相沪上
建设上海国际大都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批重要文化设施建设在这五年来相继亮相,成为提升文化功能,沉淀经典文化、弘扬高雅艺术的海派文化新地标。文化广场2011年完工,占地约4.7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绿化率达55.6%,拥有观众席2010座,是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多功能地下剧场。海上文化中心(大宁剧院)于2011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填补了上海北部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空白。2011年,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国粹苑、虹桥国际舞蹈中心等一大批标志性的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开建,上海文化大都市又添新景。
海上皇冠
——东方体育中心
东方体育中心地处浦东新区、紧邻世博园区,2010年12月正式落成。总用地面积34.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79万平方米,由海上皇冠———体育馆、玉兰桥———游泳馆、月亮湾——室外跳水池、东方体育大厦四部分组成,弯曲的人工湖连接起各个场馆建筑,飞檐立柱与湖光水色辉映,线条灵动流畅。已举办过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2011花样滑冰中国杯赛、2011\2012短道速滑世界杯赛、2012短道速滑世锦赛等国际级大赛。无赛事期间,东方体育中心还向市民开放,成为了申城市民健身的一片新天地。
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