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华小学四年级的丁佳琪得知自己小时候因爱玩药瓶误吞了药,差点酿成大祸,于是想发明一种安全小药瓶。她先找来市面上现有的幼儿园安全药瓶仔细研究一番,发现不仅孩子们打不开,就连大人不用巧劲也很难旋开。有没有只能难倒小朋友的安全药瓶呢?
小佳琪设计出一种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简单动作才能打开的药瓶:药瓶采用内外可旋式内胆,开启药瓶后,瓶口还有一层阻膜。需要用瓶盖上的“十字”突起,对准瓶底的“十字”凹槽后旋转,才能完全开启。
“今年比较明显地感觉,孩子们的科技作品少了高精尖,多了孩子气。”来自上海科技馆的一位评审告诉记者,如果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过于重技术新奇,那只能逼孩子们运用超出其年龄阶段的知识和能力,其背后创新主角通常是家长老师,或者是让孩子超前学习,不仅徒增课业负担,更扼杀孩子天性中自然的创新思维。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