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聚德的剩油和“油条哥”的良心
吴兴人
  吴兴人

  近日,有两则关于剩油处理的新闻,颇耐人寻味:

  一则新闻:小贩王某在7年间,从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聚德三元桥店、奥运村店等店,收购鸭油及废弃油脂后,将所收购鸭油转卖给炸薄脆游商,其他废弃油脂则转卖给他人用于制作地沟油。

  另一则新闻:保定有个32岁的“油条哥”刘洪安,开了一家早点铺,亮出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承诺:本店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新华社记者拍了一张照片,刘洪安正在把当天用过的3斤“黑油底”,倒入环保部门提供的废油桶里。

  两条消息放在一起作比较读,大企业诚信不及个体户,发人深省。全聚德是一家大型国营名企,自然不会不懂得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的规矩,自然不会不懂得向个体户出售鸭油及废弃油脂的严重后果。但他们是明知故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那么一点点蝇头微利,他们也要捞取。见利忘义,莫此为甚。

  回过头来再谈谈“油条哥”。刘洪安的营销理念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宁可提高一点油条的成本,也不愿将剩油第二天再用。顾客无法监督,全凭做生意者的良心。刘洪安说:“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刘洪安出售的油条被誉为“良心油条”。良心这个东西,虽然被解释为是“人的道德感情与情感的综合”、“一种道德义务感”,但良心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油条哥”的产品,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诺言变成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因而名动天下。

  每斤油条价格提高一元,是不是影响了销售?没有。恰恰相反,前来买油条的人排起了长队,店里8张折叠桌不够用了。不得已,刘洪安在小店的窗户上贴出了“限购令”,同样得到了广大顾客的理解和支持。一位老人告诉记者: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来买“良心油条”,不仅是为了品尝油条,更是为了支持“良心”。好的信誉,等于财富。诚信经营不会吃亏,“良心油条”的热销向社会展示:刘洪安的小店道德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共增。

  针对媒体曝光,全聚德集团两家涉事的门店负责人出面解释道,店里以为是与一家有收购废油资质的公司签署的协议,直到警方介入调查才发现,王某用全套伪造资料欺骗店家。全聚德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到被小贩欺骗头上,难以令人信服。如果是被欺于一时,也许可以说得过去,但全聚德的剩油倒卖已有7年,难道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王某无视国法,利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无疑将受到法律惩处,那么,供应剩油的全聚德集团,也脱不了干系。全聚德这回贪小失大,得不偿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旅游信息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书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全聚德的剩油和“油条哥”的良心
也说“男孩危机”
上海避免人口病须提升社会管理能级
媒体观点
干亲“杀手”
国产奶粉“历史最好”?
私藏与公用
新民晚报评论A04全聚德的剩油和“油条哥”的良心 2012-05-29 2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