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大家杨华生的独脚戏是名副其实的独脚戏,单人表演;杨华生的独脚戏用乐队伴奏,他是首创;杨华生的独脚戏我看得最多,每演必看,因为我要为他拉琴,他唱到哪里,我拉到哪里。杨华生独脚戏代表作《戏曲与方言》久演不衰,盛况空前,有时一天演五六场,像电影跑片,这样的演法,杨华生过去从未有过。
我记得第一次进“万体馆”,参加大型综艺演出。杨华生上场连喝五堂彩。报幕员一报他名字,一堂彩!杨华生亮相大眼睛一瞪,又是一堂彩!台中央一鞠躬,再左右各一鞠身,又是三堂彩。杨华生先说方言,他的方言是曲艺界一流,八种苏州腔,更是一绝。然后唱戏曲,连说带唱,连唱带做,观众的笑声一阵连一阵。各派越剧尤其精彩,一段戚(雅仙)派,又一段尹(桂芳)派,再一段徐(玉兰)派,压台一段绍兴大班,把观众的热情吊到了沸点,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大有掀翻“万体馆”屋顶之势。杨华生的独脚戏一人征服万人的罕见场面,真乃前无古人。
我坐在台上拉琴,感同身受,不由自主从心底里惊叹杨华生的高超艺术魅力。杨华生杰出的口才,使上海滩土生土长的草根独脚戏升华到了高雅艺术品种。他摒弃了低级庸俗的东西,他的表演大气稳重,没有挤眉弄眼、扮怪脸,也没有那种“小热昏”式或“娘娘腔”来博取观众一笑的手段。杨华生稳稳驾驭了独脚戏的特征——笑。他做到开口必笑,要做到这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长期细心地搜集生活中有趣的素材,精心而巧妙地组织笑的包袱。
我团第一次去苏北盐城,那里的观众从来没有看过上海的独脚戏。一个观众在剧场海报前说,独脚戏?怎么会有一只脚的戏?杨华生听后,马上编进段子里——老苏北问:“什么叫独脚戏?”小苏北不懂装懂:“啊唷喂,独脚戏你也不懂,独脚戏,独脚戏,就是一只脚的戏!”台下观众捧腹大笑。后来剧场经理说,有三位观众中途退场,其原因,一家三口,儿子是患盲肠炎刚动了手术,看戏时一笑,肚皮笑破了。杨华生当即把这个故事编成段子,绘声绘色地表演,观众笑声不断。这段子成了保留剧目。杨华生创作思路敏捷,我不由想起一件难忘的往事:“文革”中,我们在东海滩上种了西瓜,只只甜。分西瓜时,有人在拣,杨华生在一旁讲:勿用拣,拣错脱也甜个!我对他一笑,心想,身在绝境中的杨华生还能够这样敏捷出噱头,佩服!
杨华生的独脚戏段子,演一个保留一个。方言段子“鸡生蛋”,有人说,杨华生的“鸡生蛋”,生了四十年还在生。这说明精品段子是千锤百炼产生的。所以说,杨华生的独脚戏段子个个笑料丰富,个个精彩。
我说,杨华生有两个肚皮:一肚皮笑话,一肚皮戏曲。唱是杨华生独脚戏中最大特色。京剧、越剧、沪剧、评弹、绍兴大班、山东柳调等各地戏曲样样精通。他唱什么戏正正宗宗什么戏(不是猪头肉三不精),都是悦耳动听、韵味浓厚、回味无穷。杨华生的唱,不是为唱而唱,而是融进了滑稽元素,一切为笑作铺垫,我们不仅享受了他的唱功,同时还享受了他的快乐。
杨华生的独脚戏,也曾有过搭档,老滑稽张樵侬,小滑稽刘福生,最最精彩的是与滑稽名家笑嘻嘻合作。独脚戏《宁波空城计》中,杨华生的绝妙唱功,笑嘻嘻的高超京胡,两人一拉一唱,一搭一档,配合默契,珠联璧合,是独脚戏中的精品杰作。只可惜演了几场,又没有留下录像,这经典段子再也不能使人一饱眼福了。
而今,杨华生驾鹤仙逝,与笑嘻嘻会面了,增添了天堂里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