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整洁我有责任。”多么普通朴素的一句话,然而它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多少年来挥之不去。
少年宫一个教室由多班按时段上课,一天结束后,一般都由教师自己打扫整理。小潘是最后一班的学生,有一次下课后,他发现我在扫地,就毫不犹豫地说:“老师,我来扫,教室整洁我有责任。”那时他仅是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能主动帮老师扫一次地已经很不容易了,让我感动的是,这一扫就扫了七八年。每周六下课后,他都雷打不动地留下来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桌椅理得整整齐齐,还把学生砚台中未用完的墨汁倒回瓶中以备继续使用。这不但节约了墨汁,也防止了因墨汁干涸在砚台里带来的书写不便。教室里的扫帚旧了,不好使了,他就自己花钱买新的。为了保持教室的整洁,他还在教室里贴了一张倡议书,提醒大家不要把矿泉水瓶等杂物落在抽屉里,下课后别忘了把写过的纸丢在废纸箱里……他把这种劳动作为自己成长生活中的内容和方式。
小潘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台湾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工商学校,他们的学生见到水龙头在滴水随手关紧;路遇废纸顺手就拾;地上脏了不管是不是轮到值日马上就扫;教室里灯泡坏了,自己买来灯泡换上……他们的观念是:凡事我有责任。所以学校的事大家都抢着做争着干。他们的学校没有勤杂工,没有保安,食堂里甚至没有专职厨师,一切的一切都由老师和学生自己干。学生道德素质闻名遐迩,毕业后单位抢着要,供不应求。校长高震东讲得好,如果大家都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而不是推出去,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的。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孩子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将来为国家服务,如果眼前的一点小事你都不肯做,还能指望你未来为国家服务吗?如果你连身边的小责任都不负,还能指望你将来为国家负大责任吗?所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常常表现在你如何对待身边的小事上。
其实,小潘帮我扫地并非偶然,他原本就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有爱心的孩子,同学毛笔坏了就送上一支,纸张没了也无私奉献,每年的压岁钱都捐赠给市红十字会……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持之以恒地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尽到自己的责任,他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