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SIM卡远程复制不可能
中移动技术专家:“制作手机监听卡”纯属骗局
沈敏岚
  本报讯  (记者 沈敏岚)  “您想监听TA(注:他或她)的通话内容吗?只要制作一张和TA一样的卡,可以听到TA的通话,看到TA的短信”,这样的诈骗短信,大多数人都收到过。中国移动技术专家今天表示,SIM卡无卡远程复制不可能实现,网络上和短信中关于“制作手机监听卡”的都是欺诈,上海移动有关人士也提醒手机用户要保护好自己的SIM卡。

  中国移动的信息安全技术专家表示,从技术上讲,SIM卡无卡远程复制是不可能的。SIM卡,即客户的识别模块,也称CPU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上存储了手机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等内容,供移动通信网络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SIM卡拥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与网络的鉴权通过高安全等级国际算法来实现。在卡片里存有一组128位长度的密钥,以保障安全性。移动通信网络是独立在因特网之外的网络,因此杜绝了来自因特网黑客的攻击。

  中移动相关提醒手机用户,收到这种短信不可相信,可编辑短信向中国移动的垃圾短信投诉端口“10086999”进行举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SIM卡就是手机使用网络的身份证,手机用户要保护好自己的SIM卡,不轻易借给他人,丢失时通过正规渠道及时挂失和补办。

  I相I关I链I接I

  涉嫌欺诈行为

  电信领域的资深律师表示,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欺诈行为,利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诱骗手机用户,并在沟通环节中找寻消费者的心理漏洞实施欺诈行为。传播这种短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垃圾短信传播问题,更是一个涉嫌实施欺诈行为的问题。其次,复制他人SIM卡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以侵犯他人隐私作为卖点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题报道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广告
手机SIM卡远程复制不可能
“秒杀”,只见钱去不见物来
申城蛋价上涨空间不大
铁路“一线通”今起办理退卡
两艘豪华游艇昨驶抵北外滩
市民呼吁追究“黑搬场”法律责任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8手机SIM卡远程复制不可能 2012-06-05 2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