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按“经济纠纷”定性致“李鬼”违法现象屡禁不止
市民呼吁追究“黑搬场”法律责任
张欣平 吴润元
  本报讯  (记者  张欣平  特约通讯员  吴润元)  本报“社会新闻”版前天刊登了假冒搬场公司坐地起价敲诈市民沈先生2000多元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市道路搬场专业委员会今天表示,有关部门对李鬼搬场坑害市民的情况高度重视,联手整治搬场市场乱象势在必行。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本市正规从事搬家业务的搬场公司有20多家,但假冒正规公司的黑搬场多达3000多家,他们有的起个相近的名称浑水摸鱼,如起名“众大”与“大众”相混;有的直接冒充,堂而皇之打着知名搬场的旗号,在小区张贴“黑广告”、往居民信箱塞“优惠券”、上“百度”搜索引擎等方式招揽客户。

  据了解,在沪太路、大华路等城乡结合部,黑搬场们租借民宅,雇佣黑车,发不义之财。此外来去无常,踪迹不定,给整治带来困难。在处理类似“搬场欺诈”事件时,有关部门常常按常规思路作为“承托双方的经济纠纷”处理,也使黑搬场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

  不少市民呼吁,整顿搬场市场乱象势在必行,应透析“经济纠纷”背后的事实真相和违法性质,依法打击黑搬场假冒正规、扰乱市场的行为,对其中涉嫌敲诈威逼、强要强索、盗窃财物等违法行为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清理假冒搬场信息,依法规范网络、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长三角/专题报道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广告
手机SIM卡远程复制不可能
“秒杀”,只见钱去不见物来
申城蛋价上涨空间不大
铁路“一线通”今起办理退卡
两艘豪华游艇昨驶抵北外滩
市民呼吁追究“黑搬场”法律责任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8市民呼吁追究“黑搬场”法律责任 2012-06-05 2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