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真实自然是不错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全面才对。这本是老生常谈的道理,成语“盲人摸象”,就批评和讽刺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但现实中以偏概全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近年来在地方名人的评价和介绍上表现得很突出。去年南京做了一尊秦桧坐像(有网友猜测或许是为了表彰秦桧降金换来了南宋数十年安定与高度发达的经济),后迫于舆论,南京市江宁博物馆回应,已“永久封存”,并择日公开销毁塑像。
近日去青海旅游,在火车站附近的共和路大街上,偶见介绍民国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马步芳公馆的广告,便进入参观。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马步芳派兵“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杀人如麻,特别是对红军女战俘的残害令人发指。即使撇开政治不谈的话,马步芳那种对女性的不尊重(民间亦有马步芳“除了母亲,我要谁、谁就是我的女人”的话流传)就不能让人接受。但在马公馆里的介绍中,除了宣传马步芳派兵抗日、兴办教育、禁止毒品、绿化环境四件利国益民的事外,余事只字不提。光看此公馆,马步芳简直成了圣人。
客观讲,以上四件事确是事实,但要还原历史,一定不要以局部的真实代替全面的真实,我们千万不要为了对家乡名人的偏爱而故意掩饰他们曾经有过的“过错”。只有全面真实地还原历史,才是对历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