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喜欢。不管是市内的七宝、召稼楼、朱家角,还是市外的乌镇、周庄、枫桥,是古镇就行。曲曲弯弯一条河,弯弯曲曲一道街,一间间有点怀旧味道的日用杂品铺,一个个有点恍若隔世的美味小食摊,一簇簇前推后拥的男女老少,那种气氛让人放松,还有点慢生活的满足感。
最讨厌的是进古镇买门票,而且价格恶狠狠,即使是幺二角落的冷僻地方,人气尚未起来,也在街口设起一关、造起一岗,进门就是一刀,哪怕小孩也不放过。
我有一个朋友,也喜欢兜古镇,为省门票钱,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要么赶早,在门岗上班前进镇;要么溜晚,在门岗下班后入镇。赶早,就得早起、早上路,像做贼一样,没了休闲的意思;溜晚,休闲倒是挺休闲的,但是日落人散,既缺了氛围,也少了情趣。
有的古镇已经觉察到像我这等平常人的寻常爱好,开始撤岗免票了。于是,人气四起,人声鼎沸,访者满街,消费倍增,主客皆大欢喜。为图路近,我常去召稼楼。那天站着队买我心仪的油墩子时,念及将来被门票坏了心情,所以向老板娘打听虚实。老板娘说,这里不会收门票,否则他们就更难做生意了。
太太喜欢七宝。自从外甥女推荐了河边桥头的那家糕团店后,就更是经常念叨七宝了。也难怪,每次去,每次都有长长的队伍排在门前,等候刚刚出炉的荠菜糯米团子。我是一向认为,糯米团子应以甜馅为正宗,没想到竟有这么多的人认定咸馅才是至上的美味和理所当然的正宗。
我喜欢召稼楼更多一些。因为住在浦东,借道中环,一马平川。况且,一向不喜欢刚下中环、又上内环地兜到浦西,与人抢道轧闹猛。而且,这里车位充足,泊车方便。停车场边,还可以就便采购一些新鲜时蔬。恰逢时令的话,还能买到河鱼河蚌、芦蒿枸杞之类的东西。
关键在于太太喜欢荠菜糯米团子,而这里有一家本地人开的店铺,同样做得非常地道,价格也算公道。可以现买现走,也可以在临街的小小店堂坐下,一边听老板老板娘谈他们的创业史,一边慢慢地品尝这道沪上美味。
我惦记的是第一次前来此地时吃到的油墩子。两元一只,硕大的个头,金黄的脆壳,玉白的馅儿,一口咬下,香喷喷、热腾腾,我就像在演穿越剧似的,回到了几十年前的童年,回到了大饼油条脆麻花的时代。这些年,中心城区,偶尔还能遇见油条麻花,可是十足美味的油墩子,真是久违了。
我去朱家角时吃过油墩子,前几天在苏州郊外的太湖湿地也吃过油墩子,但是,卖相、口感都比不过召稼楼。在我,幸福通常并不需要很多理由。一只热乎乎、香喷喷、外壳黄灿灿、内馅胀鼓鼓的萝卜丝油墩子,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