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先祖父叶隐谷先生离开我们已21年了。今天,时值先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他老人家生前的音容笑貌不停地在我的眼前浮现。
先祖叶隐谷(1912―2012),上海市川沙人,原名秀章,字隐谷,号遯斋,别号江南一叶,别署逸翁,斋号“绿荫书屋”。生前是上海文史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邓散木艺术研究社社长、常州印社、散木印社艺术顾问等。
先祖一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多才多艺。年轻时代,他是上海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屡获荣誉。他又擅长魔术表演,并多次获奖。1983年初春,他以古稀之年参加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上海分会举办的上海业余魔术大会串的表演,名列上海十大业余魔术师之首。这些独特的经历与他今后的艺术成就有着密切联系,而篆刻艺术是其生命中浸淫最久的艺术活动,更是他的生命归宿。
上世纪30年代,金石书法名家云集沪上,其中邓散木大师古朴雄健极尽变化的篆刻深深感染了年轻的叶隐谷,唤起了他生命的激情,他怀着虔诚的心情精心临摹了一批邓先生的印章。1938年,经“宣和印社”主人方节庵先生引荐,他被邓散木先生收为入室弟子。散木大师特为其取字“隐谷”,以勉励其深入艺海,不为世俗名利所惑。从此,先祖与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游于书法篆刻的艺术殿堂达五六十个春秋,为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和散木大师的艺术奋斗了一辈子,其间于1942年拜国画大家唐云先生为师学习绘画,时有佳作。
“文革”结束后,祖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已退休的先祖在艺术上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他重振雄风,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治印逾千钮,成为他一生篆刻创造的高峰期。因目睹篆刻艺术人才出现断层,先祖父又致力于篆刻教育事业,是上海第一位在业余艺校执教篆刻的导师,为沪、苏、闽、黑等地培养了武红先、夏宇、赵希玲、周慕谷、周仰谷等一批优秀的篆刻人才。他们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展、比赛中屡创佳绩。同时,作为邓派艺术传人,他不顾古稀高龄,欣然应邓散木先生夫人张建权女士的邀请,两次赴哈尔滨主持邓散木遗作的整理工作,为邓散木艺术陈列馆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多方好评。
先祖生前安贫乐道,他的许多书法篆刻精品是在安庆路一间六平方米左右的斗室内完成的。他在篆刻作品“螺丝屋”的印侧,刻下这样的边款:“屋虽小,能容我书、画、刻,乐在斯矣!”这便是先祖在绿荫书屋最好的写照。
先祖一生虚怀若谷、不慕虚名,而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孜孜探求。以自己生命留下的印痕犹如空谷幽兰、留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