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吹牛也讲“心胸”
袁晓玲
  袁晓玲 (公务员)

  说起吹牛,最可爱的当属《围城》里的褚慎明,跟方鸿渐等人小聚,聊到大哲学家罗素:“还够得上朋友,承他瞧得起,请我帮他解答许多问题。”细究起来,人家这还不算吹牛,罗素确问过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要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的一位女同事,一定是得了褚慎明的真传——你永远抓不住她吹牛的证据。说起她外甥上大学:“上了人大啦”——她不说那是人大的分院,只是三本;说起她姐姐姐夫:“去美国啦”——她不说那是劳务输出;说起和她老公的关系“偶尔还能找到初恋的感觉呢”——感觉是人家自己的,你又不是心理侦探能偷偷跟踪她的潜意识……总之,这位仁姐的大多语言都指向同一个结果:她,她的家人,都比你略强一点。你多良好的自我感觉,在她面前,马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人活着是要找乐子的,所以只得敬而远之。实在躲不掉,你不妨打听一下她语言破折号之后的内容,一定能心平气和下来。

  还有一种吹牛,能让人自信。

  我的邻居,不知哪年拿到了律师资格,在一家小律师事务所任职。但见他很有底气地呵呵地笑着,对自己的人生颇为满意:“事务所有一份固定的工资,再加上几个法律顾问当着,一年下来,十大几万儿呢。赶上最不济的年头,也有个七八万儿吧。”为了显示其“举重若轻”,所有的“万”字都带了儿化音。大家心里清楚,即使这样说,也含了两成的水分,否则他不会为了200元饭费的差距把儿子送到另一个小区幼儿园。其实,吹牛又没有成本,不妨再往上抻一抻,省得让人家心里暗笑。但我估计再多了,他认为别人也不相信吧。如此看来,吹牛也讲究个“心胸”。

  当然,这种吹牛并无大害。活着,怪闷的。他一说,你一听,热热闹闹又是一天,也算是中国人打发时间的智慧。否则,难道天天充大尾巴狼哲学家,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成。

  而有的人,还真能把“吹牛”套现喽。朋友单位一女同事,有一天气势汹汹地拿着手机递给她的最高上司:“某某请你接个电话。”上司懵懵懂懂,孙子一样听了半天的训话,然后看来电显示,竟然是“某某办公室”(当然,这个某某,是省城人人皆知的人物)。从此,上司对这个女的格外照顾。但后来的后来,事情有了新的解释,这个“某某办公室”,只是手机存储的一个技术操作,你懂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特别报道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职场方圆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家居装潢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家居装潢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地产新闻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人才/品牌教辅
   第B19版:新智
   第B20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1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生活
吹牛众生相,可笑亦可叹
“牛”学
吹牛也讲“心胸”
吹牛的都“不要脸”了
愉悦的吹牛
欢迎来帖
吹牛的人其实自卑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A25吹牛也讲“心胸” 2012-08-31 2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