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
白子超
  白子超

  颜渊篇载: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明,多义,子张所问似可包括明了、通晓、聪慧、贤明等义。孔子所答,如他一贯不作泛泛之论一样,只涉及其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南朝皇侃疏曰“赖明察以胜谗”,参考《荀子·解蔽》“知贤之谓明”,可判定孔子所答乃指明察。故笼统译作“明白”,具体译作“明察”,皆通。

  浸润,油、水等液体洇湿、渗透物体。谮,音zèn,“怎”的第四声,义为进谗言,说别人坏话。此字在现代汉语中极难见到,均以谗字代之。浸润之谮,点点滴滴、不知不觉、时常日久的谗言。

  肤受,各家理解有所不同,本文采纳宋代朱熹所言“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身”。愚以为,肤受与成语“切肤之痛”的切肤相近,所受刺激、打击较为强烈。愬,音诉,诉的异体字;古文愬与谮义相近,是诉告的负面意思诬告。肤受之愬,急切迫身、尖锐犀利、易使人信的诬告。

  不行,指谗言、诬告没有效果,在听者那里行不通。

  远,看得远,想得深。《尚书·太甲中》曰“视远惟明”,钱穆先生说“远,明之至也”,明是远的前提和基础,远是明的更高层次。

  此章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子张问怎样叫做明白。孔子回答说:“像水浸润物体一样的点点滴滴的谗言,像肌肤受到刺激一样的急切犀利的诬告,在你面前都行不通,那可以说是明白了。像水浸润物体一样的点点滴滴的谗言,像肌肤受到刺激一样的急切犀利的诬告,在你面前都行不通,那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除了季氏篇九思章提到“视思明”,《论语》仅此一章论“明”。从孔子生动的话语中,人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其一,自古以来就不少“浸润之谮”和“肤受之愬”,也就是进谗和诬告的小人始终存在。程度稍轻者,即一般的摇唇鼓舌,飞短流长,更是屡见不鲜。面对这种复杂的人生与社会现实,人们无需惊讶和悲叹,做好自己就是,同时有意识防备此类小人。其二,孔子的提醒具有普遍意义,而对于掌权者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显而易见,掌权者之“明”比一般人之“明”影响大得多,因而重要得多。其三,面对“浸润之谮”和“肤受之愬”,“不行焉”并非轻易可以达到,难在听者“不明”。于是,人们需要提高“明”的水平。而耳之听、目之视都必然传达至心,由心之思作出分析、判断,故耳聪眼亮根源在于心明。

  孔子论“明”不多,但其后继者却极其重视“明”的阐发,其含义得到扩大和深化。如《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是说:由内心诚实而能够明白道理,叫做天性;因为明白道理而达到内心诚实,叫做后天的教化。内心诚实了就能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也会变得内心诚实。

  如《大学》首句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有两义,一为博学,二为相对于小学的“大人之学”,两者有相通之处。道,此处一般译作宗旨、目的。第一个明字,为动词,有使动性质,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之义。后一个明字,为形容词,美善之义,光明正大之义。

  如《荀子·不苟》曰“公生明,偏生暗”,可知欲明必先公正无私。

  至此,“明”已成为洞察一切的智慧,成为至美的道德与精神境界。明白二字,说来简单,却是人生最大课题之一。自然,各家理解不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特别报道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职场方圆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家居装潢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家居装潢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地产新闻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人才/品牌教辅
   第B19版:新智
   第B20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1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生活
明月二三事
重艺还是贪财
“明”
难得紫色是茄子
忆故乡
军旅书法家李寿颐印象
书法
悠悠“的士”情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明” 2012-08-31 2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