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至三天前,在绿城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当笔者提出“未来绿城融创合资公司如果拿地谁说了算”之时,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表示“一段时间内孙宏斌说了算”。对于与融创的合作,宋卫平认为“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孙宏斌很靠谱,山西人算账一流。”而对于绿城中国而言,宋卫平则坚定表示,“绿城现在不拿地”。
切肤之痛
9月10日,本是一场绿城与中国指数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发布会,绿城在该院2012中国城市居民满意度调查中获得“6+1”全项第一。而在发布会长达近5个小时的时间,宋卫平的侃侃而谈更像是经历“风暴”后,其与自己展开的一场关于绿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和对话。
曾经在土地市场上的“高歌猛进”,以及“突然而至”的调控,使绿城付出的代价惨重,宋卫平用“逃荒时代”的“卖儿卖女”来形容。
从去年底开始,绿城通过转让项目股权进行急救。直到今年九龙仓战略投资和融创接手9个项目50%的股权后,也就是今年6月,绿城度过资金危机。
虽说“下半年不用再为生存伤脑筋了”,但“绿城2009年、2010年拿下的400多亿的地,结果被处理掉1/3”,宋卫平慨叹,“说明还是不够聪明”。
当然,目前绿城尚有3000亿元销售额的土地储备,相当于5年的销售量,所以对于绿城而言,可以等待。
生于忧患
从去年年中净资产负债率的163%,到去年底的148.7%,再到今年年中的93%,以及在下半年九龙仓和融创的资金到位后,净负债率有望降到65%上下的水平,绿城已经度过危机,而宋卫平却认为忧患依然存在。
曾经的经历使宋卫平认为,“每个做企业的人脑子里都要有一条线,企业离破产倒闭非常近。”而行业的困境也是宋卫平所担忧的,“调控政策没有变化,融资成本还是那么高,这样的背景下还怎么拿地?”
宋卫平笑称,为了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痛,应该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买地以前,办公室也要堆一堆稻草,然后到上面去躺一会儿,问自己‘你还要买地吗?’”
即使现下已有房企频频购地,在宋卫平看来,“绝大多数房产企业还在垂死挣扎中”。而即使已经“雨过天晴”,但企业的“将死未死”也让宋卫平深思面对非理性市场之时企业的脆弱。
保持骄傲
虽然宋卫平称绿城不具备太强的赚钱能力,但绿城的品质却一再被承认。
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中,绿城集团在“居民居住满意度”优秀企业排名中名列第一;在物业服务、工程质量、规划设计、销售服务、企业形象、业主忠诚度等全部6个分项评比中,绿城集团得分均为最高,首次囊括全部六个分项排名第一。
宋卫平强调说,这份报告不是他花钱买的。同时他不忘调侃,“在满意度调查这个领域里面,总有一天我们不会是第一,希望有人能赶上我们,应该有这么一天吧,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
对于未来,宋卫平称绿城会不断学习,绝不固步自封。
宋卫平透露,未来绿城的关注点将放在养老产业和现代农业上。“现代农业是争取做成,必须做成的是养老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