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应军旅书法家王讯谟先生的邀请,我和上海的几位书画家陈世中、方传鑫、周逸范、丁申阳等赴山东济南采风,在拜孔庙、观孔林、登泰山、游潄玉泉后,热情的王先生还特邀我们品尝了黄河刀鱼,让我们品尝到了这舌尖上的美味佳肴。
以前我只知长江刀鱼是江南著名而珍贵的时鲜,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狂捕滥捞,江刀已是几近绝迹,价格也是翻到了天价。王先生介绍说,黄河刀鱼的命运前些年和长江刀鱼的命运差不多,也濒临枯竭。但近年来,黄河刀鱼的大面积归来,得益于1999年3月起实施的对黄河水的科学管理,确保河水常流,生态系统得到完善,为黄河刀鱼营造了一片良好的生存环境。
黄河刀鱼学名叫刀鲚鱼,属于鳀科。形似一把小巧的尖刀,外观相当漂亮,弧曲优美,线条流畅,吻短圆突,背厚腹薄,体长尾直,因而被称为“黄河一宝”。黄河刀鱼既可清蒸,亦可油炸,那天我们是两味统吃。先上一盘清蒸,只见一条黄河刀鱼鱼鳞锃亮泛出银光,肉质鲜嫩似有透明感,隐隐可见鱼脊骨,似刚从水中捞出,再配上碧绿的小葱及一朵胡萝卜雕出的小花,真像一件艺术品。举筷夹鱼,入口即化,细如凝脂,舌感奇佳。最妙的是吃在口中,既能品到海水的鲜味,又能尝到黄河水的香味,可谓是海、河之味,交汇通融。
接着上的是油炸刀鱼,由于鱼上裹了一层薄薄的蛋清面粉,显得黄亮似金,特别是那一股浓郁扑鼻的清香,再蘸以特制的醋蒜佐料,其口感和清蒸形成鲜明的反差,肉酥骨脆,舌感酣畅,味道醇厚,齿颊留香。王先生告诉我们,刀鱼除了清蒸和油炸,还有油焖刀鱼、家常刀鱼、鱼香刀鱼、香酥刀鱼、纸包刀鱼等,风味各不相同。大家正在陶醉于口福之际,王先生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黄河刀鱼赞》:“黄河名鲚世无双,利剑回锋气宇昂。绝味奇馐谁与比,江刀尤逊几分香。”
每年农历三月汛起时,黄河刀鱼就成群结队地从入海口处游来,逆流而上,直达东平湖去产卵。孵化后的幼鱼又顺着黄河回到入海口。渤海和黄河的交汇处,水产资源丰富,有机质多,饵料充足,为刀鱼生长和越冬的栖息之地。第二年这些河刀再往返回游,经过二至三年来回磨砺,才最终成熟。当地人尊称其为“倒鱼”,赞美其不屈不挠沿黄河逆流回游的执著与勇气。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但黄河刀鱼却始终不离不弃,总是顺河而去又沿河而回,永远生活在中华民族母亲河口的怀抱中,被大河上下的人们称为“天下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