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工作时,常吃快餐,馋得厉害时,就到小饭店要一个猪尾花生煲,连着瓦煲一起打包回家,然后蘸着小饭店配送的用碎青椒、酱油、香醋做成的味碟,就白米饭而食。第二天,剩下的汤汁会结成啫哩状的肉冻,用来拌面条吃,也能有效地抵消之前对肉的渴望,可于三五天内不思肉味。
猪尾向来被视为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难登大雅之席,普通人家也难以做得好吃。赏识猪尾的小众群体,才认为猪尾是不可多得的恩物,虽然肉少,却皮质紧实,咬着口感柔韧而有弹性。尤其和花生同煲,令人难忘那胶原质丰富、如丝般润滑的甘美滋味。白萝卜与猪尾炖成乳白色汤水,经过长时间煨炖的猪尾,入口即化,是一道需要用心才能炖出滋味的靓汤。过去我有一位拉板车的邻居,其妻每隔几天,就用草绳提着一条猪尾回来,把火钳放到炉子里烧红后,把猪尾上的鬃毛烙烫干净。再把猪尾剁成寸许长的段,放到锅里用小煤炉慢慢地煨,及至火候将足,再放入白萝卜同炖。那股浓郁的香气会随着不断西斜的夕阳,袅袅飘散到空气里,令每个经过的人闻了都会心生感叹,这是一个会生活的家庭。
一次在火车上看到两个北方大汉喝酒,佐酒菜就是几条未经切割的整条的卤猪尾,酱红色的外观,从侧边微微露出内里肥厚的肉皮,两人一人手持一条,每喝一口酒,然后啃一口卤猪尾,吃得有滋有味。潇洒不羁的气概,仿佛故人饯别,西出阳关,具有一种豪迈飞扬的人生意趣。而在岭南,粤厨还别出心裁地用苦瓜来焖猪尾。苦瓜有“君子菜”之誉,两者组合到一起,隐隐还有象征君子安贫乐道之意。
生活本是干燥的,美食就是一道让时间变得滋润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