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法的法
叶兆言
  叶兆言

  我不擅书法,这篇文章还没写,就知道注定胡说八道。话说有次与孙晓云女士一起吃饭,聊起书法的转指,说自己一直被这问题困扰,尤其是读了她的《书法有法》,心里更加不明白。换个写实说法,一会清醒一会糊涂,清醒时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糊涂时昏昏噩噩,如坠五里雾中。今天既然遇到这个机会,能不能为我们开开窍呢。

  孙晓云开始讲解,不只是我,还有几位兴致勃勃想听的人。她先是拿筷子示范,我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仔细听着,都希望能听君一席话胜写十年书。孙晓云越说越来劲,说最好是拿笔墨来,于是立刻有人去取,立刻有人屁颠颠送来。结果点头的不住点头,困惑的依然困惑,大家都想抄个近路,趁机讨点便宜,可是哪有这等便宜的买卖。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偏偏登攀本身就是最大的难事。有些事孙晓云看来太简单,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换了个人,情况完全不一样。

  上海的陆灏公子写得一手好字,曾专门来南京向孙晓云当面请教,我问他收获如何,有什么启发,他很认真地想了想,说这个嘛当然有点道理。这话等于没说,当然是有道理,没道理人家怎么在江湖上混。记得有位定居苏州的老先生祝嘉,也是书法界的高人,坚决反对转指,视这“古法”为邪门歪道。我这里不想讨论正邪的是非,天下事,邪就是正,正就是邪。说到底,字写好了都行,其他道理都是假的。

  我所知道的南京大书家,林散之是不转指,他的握笔方法,见到的人都说奇,当然也有人说,老先生手指有病,结果只能是这么抓笔,想让他老人家捻管根本就不可能。萧娴据说是一边写,一边转笔,手指基本上是不停的,她的写法与孙晓云有些接近,有很好的观赏性,笔法之间充满弹性,仿佛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弟子舞剑,一舞剑气动四方,惊天地泣鬼神。

  今人喜欢说的书法,古人很少提及。古人的所谓法,无非规矩,不仅代表着该怎么写,更在乎究竟写什么。成天用毛笔,转笔也罢,捻管也罢,能够习以为常,能把字写好就行。因此写什么反倒更重要,古代修史,处理材料褒贬人事,都有原则和体例,《左传》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宋人谢采伯的《密斋笔记》说“《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这个书法都不是说如何写字,是强调写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看好“文人字”,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当今的书法家眼里,这三个字很不屑,但是老百姓只知道看内容,看热闹,书法的那个法往往看不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十访]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冬令热线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教育周刊
   第B2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4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5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
   第B28版:职场方圆
   第B29版:职场方圆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彩票看点
书法的法
时间的盒子
微山湖的四鼻孔鲤鱼
怀念李福清先生
云山
信鸽
从勤到情到亲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书法的法 2012-12-26 2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