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外地重病儿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张文静家采访。她家非常简朴,70平方米的房屋,墙壁油漆有些脱落。聊起新民晚报,张文静笑着说:“平时我一直关注你们报纸上有关外来贫困家庭的报道。”2005年4月27日,本报刊登了《白衣天使为我点亮希望之光》一文,讲述家境贫困的江西4岁男孩周飞来沪治疗白血病,得到医护人员关怀的故事。张文静看见报道后连忙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的小周飞,她流着泪说:“别怕,奶奶来陪你了。”从此,小周飞在以后不到两年的生命中,多了一位“上海奶奶”。
张文静知道,老家在江西南康市山村里的周飞,每隔一段日子都要来上海治疗,因此每次都会提前为他准备好医药费、住宿费和车费,甚至还准备好营养食品。张文静在周飞住院期间,常常带外孙女来陪他讲故事。她家住虹漕南路,每次去松江的医院看望周飞,往返要3个多小时。医生得知内情非常感动,主动将自己回市区的内部班车车票送给张文静。
2007年初周飞去世。之后,张文静一直通过写信和电话的方式与他家人保持联系。得知周飞的父母又生了孩子,张文静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寄去钱款衣物及学习用品。
一次,张文静在报上看到湖南一名3岁女孩丽萍因臀部多长了一条腿而遭父母抛弃,被好心人领养后来沪做连体分离手术。张文静在患儿住院的十多天里,每天前往探望,还烧了油爆虾,剥去壳,一口一口喂给她吃。不仅如此,张文静还为小丽萍换洗衣服,定期为她洗澡。
捐助老区贫困生
近年,张文静向江西革命老区横峰县的希望小学数次捐款。今年暑假,张文静出资邀请希望小学的师生一行6人,来沪参加“夏日之旅”。她发动全家一起陪着希望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东方明珠、上海书城等处。这些孩子在新世界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与刘翔、姚明、杨利伟等偶像合影留念;还登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观光厅里饱览上海浦江两岸的美景。这些第一次走出乡村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张文静不厌其烦一一作了解答。张文静在孩子们离沪前,为每人准备了一个书包,书包中放有点心、英语光盘、学习用品等。
张文静说:“虽然这些孩子只在上海游玩了3天,但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将会很美好。”最近,孩子们陆续给张文静来信,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看着这些来信,张文静内心充满喜悦。 本报记者 钱绿明
实习生 陈佳宜 通讯员 郭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