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发布微博后,许多网友在第一时间通过魏基成公布的电子邮箱与他联系,一些生活在农村的贫困儿童家长更是表达了希望得到捐赠的迫切愿望。不过,魏基成并未逐一详细回应;记者发邮件希望采访,也仅收到一封说明助听器产品及申领流程的自动回复邮件。
微博越炒越热,魏基成本人却始终未现身,也未说明此次捐赠活动系与国内何家机构合作。再加上他公布的助听器样品是在国内售价不足200元的低端产品,2005年后已逐渐退出市场。因此,在最初一片叫好声之后,网络上也开始出现质疑声。
上海目前有听力障碍者26万人。上海户籍在校学生、贫困成年人以及父母持有上海居住证的0-7岁贫困儿童,均可享受全免或部分费用减免的助听器及人工耳蜗配发,其中,配发助听器的市场价在6000元至1万元之间。
丹麦瑞声达公司近两年已累计向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700余万元助听器。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低端的模拟式助听器虽然可以放大声音,对初期听力下降的老人作用明显,但会带来噪声性耳鸣和二次听力下降的副作用。其性质类似于地摊上10元钱一副的老花眼镜,弊大于利,不宜推广。
业内人士还指出,儿童的听力和耳朵外形会不断变化,助听器不仅在首次佩戴时需调试,之后还需定期调试。魏基成目前仅计划一次性发放,缺乏科学调试和复查,很难保证合适。
魏基成在其12月10日公布的申请网站上表示,自己捐赠助听器的想法起源于观看《千手观音》舞蹈表演,目前已收到申请信3万封,募集的助听器已达到3.5万台,明年争取达到12万台。之所以选择模拟助听器,是考虑到它无需专业人士调适即可使用,他会在合适时机考虑捐赠数字式助听器。业内专家和公益人士表示,会进一步提供建议,更好地利用这笔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