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食神会~~~
     
2013年01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神会
活色生香西施舌
戴勤锋
  文/戴勤锋

  中国菜除了讲究色香味,往往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例如西施舌。

  西施舌又名沙蛤,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浅滩泥沙中,尤以福建出产为最。这种扇形小贝类,外壳黄褐色,顶端有点紫,没有外界干扰时,就会从壳里吐出一小截白嫩的肉来,看上去像极了一条丁香小舌。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个凄美的传说。春秋时,越王借西施之力灭了吴国,大局既定,正当西施想回来的时候,王后却怕她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秘密派人将她沉入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贝类,希望有人找到她,以便吐出小舌尽诉冤情。只可惜,西施申冤不成,倒成就了大众的口福。

  冬季,正是西施舌最肥美的时节。沿海一带的渔民每到此时,就会拿着工具去海涂上挖捕。挖捕西施舌的最好办法,是用一种圆柱形的石磙把退潮后的沙滩碾平,然后等在一旁静观。不一会儿,平实的沙面上就会出现一个个直冒气泡的小穴,这时,富有经验的渔民就会赶过去用小铲轻轻一掘,即可获得一枚大蛤。不过,江浙一带的浅海都以泥涂为主,无法用此办法,聪明的渔民就会“骑”一只“泥马”赶海。“泥马”也叫“泥艋船”,约长1.8米、宽0.2米,一头有横档用来把握方向。使用时,双手握住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里,另一只脚在泥涂上蹬,看到有西施舌的泥穴就停下来挖掘。由于泥马使用方便,又行进自如,半天下来,除了能挖到不少西施舌,还能顺带收获一些泥螺、蛏子、弹涂、沙蟹等小海鲜。

  西施舌挖来后,须让它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其吐尽泥沙后方可做菜。西施舌吃法很多,可将蛤肉与香菇、冬笋片等同炒,也可以与蛋一起炖羮,或整个放在火锅中把肉汆熟后吃;但其最经典的吃法是做汤。具体做法是,先将带壳的西施舌用开水泡开,取出蛤肉除去内脏洗净;准备一些菠菜心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入汤碗中;将煮沸的汤调好口味,放入西施舌,开锅后撒上小葱或香菜末,起锅倒入汤碗中即可。此汤色泽清冽、肉嫩味鲜,加上荤素搭配,营养非常丰富。在寒冷的冬天趁热喝上一碗,对人体有很好的滋养作用。

  西施舌虽然味美,但没吃过的人也不要过于遗憾。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就曾安慰道:“若论鲜味,则海错中尽有过之者,未甚奇特。”此话说得在理,不就是蛤蜊嘛,海里比它鲜美的东西多得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嘹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美食点击
   第B13版:好吃/吃货天地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活色生香西施舌
消酿的美咣吃法
绿豆虾仁丸子
太原“头脑”
冬天吃蔬菜防中毒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B09活色生香西施舌 2013-01-24 2 2013年0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