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岁末,新华网上某教授的一篇文章将“龙的传人”说成是“羊的传人”,被多家报纸转载,一些网站甚至作为24小时滚动新闻刊发,引起一片哗然。其实,关于中国龙,褒贬之说、奇谈怪论、一惊一乍的事情时有发生。
记得去年初发行壬辰年的生肖邮票,就发生过一点风波,有人嫌龙的形象有点凶,太过霸气,也有莫名其妙者上纲上线到了我国的外交路线。说实在的,龙虽然不是自然界的生物,但是传统的、得到大家认可的形象就应该具有腾飞向上的姿态和性格,呆头呆脑,缩手缩脚岂成龙样?把“龙的传人”用咬文嚼字的方式追究意识形态的龙与华夏民族不可能存在的生育关系来加以否定,这显然是一种并不高明的文字游戏。
我国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龙”字,先秦诸多文献已说及龙,出土文物早至七八千年。就着笔者比较熟悉的、面目比较清晰的五六千年前的玉龙资料而言,内蒙古大草原最有灵性的动物是马,加上其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巨大的承载力等,于是产生了长鬣飞扬的红山文化马首碧玉龙。熊的威猛和在辽西地区动物中的霸王地位,使红山文化先民期望它能在与大自然和部族斗争中赐予自己勇气和力量,由此产生了熊首白玉龙、牛在安徽凌家滩这一带历来是农家的主要畜力,赖以生存的伙伴。人们把这一任劳任怨,对农业丰产作出极大贡献的牛神化为凌家滩文化牛首白玉龙。浙江余杭瑶山、湖南澧县孙家岗白玉龙,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龙,头形都似鳄鱼,而鳄鱼正是长江流域及江南水乡常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有人分析认为,鳄鱼总是在冬眠之后在春天破穴决堤造成水灾,人们以为鳄鱼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于是产生了鳄首玉龙……
繁多的龙型,说明中国龙在各地先民的心目中各有其尊崇、敬畏的动物祖形,龙的产生是多源的,不是唯一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还会导致新龙的出现。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中国商代青铜盉上的是人首双角龙,湖南西汉马王堆帛画上的是人形龙,江苏丁卯桥唐代鎏金银盆上的是鱼形龙,西藏大昭寺等唐代建筑上的是长鼻象首龙等等。显然,中国龙的起源不管是哪种动物,它的形象和初衷都是美好的,健康的,神圣的。可是长期来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加以否定。
仅仅因为忌讳封建帝王对龙的一度独霸,仅仅为了不让外国人误解、害怕,或满足个人的喜好而愤然鄙视、排斥中国龙,小心翼翼、十分幼稚地去揣摩、迎合外国人的非分想法,这是对中国龙的起源缺乏了解缺乏自信的轻率行为,也是对中国优秀传承有意无意的涂炭。环顾国际上各种利益驱使下排华势力的虎视眈眈、无理取闹和层层壁垒,欲加之罪是永远避免不了的。可想而知,今天我们哪怕用一只温顺的小熊猫、一只可怜的小蚂蚁来取代,也是无济于事,于事无补的。
作为图腾形式的一种表达,世界各国国徽上姿态张扬的鹫鹰、凶狮、猛虎、怪兽,甚或是杀人兵器多得是,为什么就容不得本来就很美好的中国龙的存在?
其实,理解、欣赏、喜欢中国龙的外国人大有人在,即使是今年的海外邮市,美国版、法国版、加拿大版的龙票丰富多彩,照样大受欢迎。北京奥运会会徽曾以重器——龙钮玉玺形式呈现,彰显了中国人民对办好世界上最伟大、最隆重的体育盛会的无比珍视和满怀信心,深受奥组委的赞誉。中国龙非但没有让外国人害怕、仇恨,相反让人感到亲和、愉悦和神奇。
英姿勃发的中国龙,直上云霄,腾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