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毒烟
警方初步调查认定,一支乐队在夜总会室内演出现场燃放烟花,引燃顶棚的隔音泡沫材料,从而引发火灾。
调查人员说,起火3分钟后,泡沫材料产生的有毒浓烟充满室内。“如果不使用这种材料,没人会死,”圣玛丽亚市警察局长阿里戈尼说,这种泡沫材料没有防火涂层,“一些不用这种材料的地方,几乎没有火烧痕迹”。
警方正调查市政官员是否渎职,同时启动刑事调查,羁押夜总会两名业主和乐队成员。调查发现,夜总会有违规行为;失火后圣玛丽亚市市长和当地消防官员相互推诿,指认对方失职。
续毒害
失火夜总会营业面积615平方米,警方估计1200至1300人当时在场,侥幸逃生的人事后不适。火灾当天,受伤人数不及100;4天后累计138人入院治疗,87人病情危重,需使用呼吸机。
21岁的夜总会侍应戈尔达尼,情急中把头伸进冰箱,深吸一口气,冲向出口。数小时后,她在家感到不适。医生确诊她患上“化学性肺炎”。吸入有毒气体可引发这一类型肺炎,临床症状可在接触毒气或烟尘3天至一周出现。
烧伤科医生费德尔布施说,一些幸存者的呼吸道覆盖厚厚一层黑膜。他说,最严重的不是烧伤所致,而是隔音填充物着火释放的毒气,如氰化物造成的伤害。“那里当时变成毒气室”。
祛“毒瘤”
巴西将于2014年和2016年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火灾暴露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同时检验安全法规的有效性。
失火夜总会防火许可齐全,遭人诟病的单一出口、使用泡沫材料并没触犯法规。警察局长阿里戈尼先前说,一些法律法规不符合实际,是巴西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防火专家蒙卡达说,依夜总会建筑图纸,从最远点至出口距离32米,而大多数州规定,最远距离超过40米才须设更多出口。
田野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