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多少文明可以重来
包 哥
  包 哥

  在城市化的今天,我们在以一种“爆炸式”的速度改造着我们的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承载着文化、历史的建筑、景观及文物古迹遭到了破坏,很多人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咎于今天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

  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建筑犹如经典,是可以用来阅读和品味的。

  美国城市规划学者爱德蒙德·培根曾评价说:“北京可能是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的最伟大的单体作品。”

  在这个伟大作品中,开阔舒缓的平面布局和辽阔无碍的天际轮廓线构成这个城市的主要性格,这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特点。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的建筑开始竞相攀高。从北京国际饭店突破古都城市轮廓线特征,成为长安街上高层建筑的始作俑者,到236米高的北京电视中心,再到现在330米的国贸三期,古都的天际线和景观完全被破坏。

  新的建筑开始挤压北京城内的传统建筑,一些新建筑本身就是在胡同和古建的废墟之上建成的。“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是刘易斯·芒福德的名言。毫无疑问,北京曾经是盛纳中华文化最丰厚的“容器”之一。然而,容器破了,残留的味道还能闻多久?

  福州三坊七巷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我国东南现存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这里汇集了包括林则徐、严复、邓拓、冰心等众多名人的故居,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开发开始光顾这里,一些古民居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十余层高的商住建筑。

  估衣巷被称为津门第一街,但这条有600余年历史的老街仍然难逃改造命运,尽管有众多人士在拆迁前为保卫老街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但它再也不能恢复从前的模样。

  在古城西安,除了城墙还保留得比较完整,城内的建筑与格局早已经完全改变,即便在城北化觉寺古城保护区内,传统民居也是数量寥寥。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还不仅仅如此,建筑只是文明的一个表现,却能反映出中国文明的漏洞!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度几乎停滞不前。为了跟世界接轨就有必要丢失自己吗?

  阅读建筑,阅读经典。

  中国!发展了五千年的文化大国,在越来越凶猛的外来文化中如何保护自己?我们真要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因为消失的文明难以重建,有多少文明可以重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春运直通车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春节舞台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美食大观
作家堆里的美女
他人的风景
不知职称
异乡人
上海戏剧学院一角(油画)
癸巳年新春联
有多少文明可以重来
十日谈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有多少文明可以重来 2013-02-07 2 2013年02月07日 星期四